其实在这之前,就已经有了一个信号,那就是SH机场的连续两个一字板跌停。
在2月1号和2号,SH机场一字板跌停,3号也是跌停开盘,随后被拉起来,收跌7.33%
这只票可是一匹纯种的白马股,一向是机构青睐的好票。居然会发生这种疑似黑天鹅的大跌。
市场流传的消息是这样的,中免要和SH机场重新签订合同,降低机场的扣点比例。
SH机场原本受到YQ的冲击,20年已经亏损了十几个亿,现在再受到中免的一拳重击,算是雪上加霜,股价直接三连跌停。
李旭尧把这一事件归结为“白马股抱团瓦解”的导火线,而真正的开始瓦解是在春节后才开始的。
20年,机构抱团炒股,将白马股的股价越推越高,最终股价超过股票的内在价值,偏离了应有的估值。
但是在资金不断流入的情况下,股价依然还能够上升。
然而机构手上的资金也是有限的,总有用完的时候。即使发行新产品,那也是不够的。
而白马股的抱团越来越紧密,里面剩余的散户也越来越少,市面上流通的筹码也在逐渐减少。即使有钱,也买不到自己想要的股票了。
想要的话,就要挂出更高的价格。
这时候,机构也会意识到问题。为什么有钱也买不到票了?
当机构发现,剩下的都是同行的时候,他们也心知不妙,然后就会开始盘算着,是不是要放出一些筹码,让他们接我的盘?
随着股价的逐渐上升,价格严重脱离价值。
像是SH机场那样,亏了十几个亿的白马股,恐怕不是唯一的。
还有多少白马,已经从马变成了驴,只是身上刷的白漆还没掉色罢了。
等到机构发现自己骑的不是白马而是驴的时候,机构就会开始考虑下来了。
亏损、资金承接乏力,抱团严重,机构也不是傻子。
“我凭什么帮别的机构抬轿子呢?”
“我觉得我已经赚得够多的了,再下去就是有点贪心了,该走了。”
“如果我走慢了,就替别的机构站岗了。”
当这些白马股里面的机构远远超过散户的时候,散户不够分了,下面就是机构大鱼吃小鱼的时候了。
机构互相收割不是没有过,只是那时候并不是刻意的。
有散户可以轻松收割,为什么要费那么老大劲去砍树呢?说不定还砍不动,把自己崩伤了。
而现在,已经是到了镰刀互砍的时候了。
茅台从开年第一天大跌开始,短短14个交易日下跌了25%,然后才止跌。
这也让机构们开始恐慌了。连股王都大跌了,其他那些还远吗?
歌舞升平的岁月结束了,接下来就是看谁跑得快了。
雪崩的时候,跑得快的还有生机,跑得慢的就会死。
只是股市雪崩的时候,死的是账户里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