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时末,宫门口出宫的马车一辆接着一辆,有条不紊地向宫外移动,马蹄嗒嗒嗒的声音像一首时而整齐,时而混乱的小调。
参加宴会的女眷们在宫门下钥前离开,上官凝也回凤栖宫去了。
寒冷季节,积雪未消,抬凤辇的宫人们走得很慢,很谨慎,上官凝也不好叫他们快点。但方才奉安来禀告,说陛下一直在宫中等着娘娘用晚膳,她的心好似插上翅膀,早飞回宫里去了。
果然,上官凝一踏足殿内,便看见薄野琊坐在一旁,手中还拿着早上的那本书,静静地看着。
“看了这么多时辰的书,读到哪儿了?可有何精妙之句?”上官凝向他走去。
“你回来了。”薄野琊放下书,侧身吩咐:“传膳。”
宫人们忙碌起来,一道道佳肴陆续出现在膳桌上。
上官凝拿过他手中的书,翻看起来。“我看看……你才读到第四则?”上官凝斜着眼看他,满是疑惑。
“第四则又如何?”
“你不可能读这么慢,说说,午后做什么去了?”她眉眼含笑。
“还能做什么,无非是午睡,赏画,品茶。”薄野琊神色淡然,却一把夺过她手上的书,合在一旁的小方桌上。
上官凝俯身凑在他耳边:“说错了,首先,得把你那眉毛给卸了吧!”
说完,她笑起来。
薄野琊跟着笑起来,指着她道:“你啊,你啊!”然后他身子往旁边挪一挪,拉上官凝和自己坐在一起。但他环顾四周,宫人众多,于是收敛了神色,照样伏在她耳边说:“晚些再和你算账。”
不一会儿,膳食已经全部呈上。帝后只留贴身侍候的宫人们布菜,其余人都退了出去。
上官凝喝了几勺汤后,满意地点点头,“这道老鸭汤,汤色金黄,香气四溢,汤汁醇厚,你一定要尝尝。”她一边说,一边示意出元给薄野琊布菜。
薄野琊尝一口,肯定道:“不错,很合胃口。”
月舞站出来道:“陛下,娘娘,这老鸭汤实是道药膳,挚姑在里面加了几味药材,又权衡各种比例,让此汤不失风味,又有滋补的功效。”
“甚好,国事,宫务让人不可懈怠,确实该多多进补,滋补身体。你身边的人,很能干。”
“那我着人去告诉挚姑,让她结合陛下的饮食喜好,多研究研究,平日就可送些滋补的食物送去君临殿,可好?”
“好。”
“不过”,薄野琊玩笑道:“这个挚姑,一个人做两份工,岂非要涨月例?”
上官凝一挑眉,“你是皇帝,天下之主,这月例银子涨不涨的,还不是你说了算。你要是不涨,哼,那就是抠门儿!”
“诶!你该管的事儿,可别往我身上推。皇后调度后宫,这都是你说了算。不过,要问我的意见嘛,这月例银子就得涨。”
上官凝放下玉箸,凝思着什么,才开口道:“确实,银子肯花下去,宫人们也更肯好好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