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05师团的溃败,打扫战场这种活,王怀宝没有和孔捷争抢,马上回头支援和第十师团的战场。
已经溃败的105师团被山纵一路追赶。
等11支队赶到一纵和第10师团战场的时候,105师团已经决定进太行山打游击了。
山纵则是直接北上,一副要和四纵会师北平的样子。
反包围圈,雏形初具。
冈村宁次连夜飞到锦州,遥控作战。
而第10师团的噩梦,却随着11支队的驰援加剧了一个等级。
随便一处大队级的小战场,八路那边投入的兵力,可能是两个团8000余人,也可能一整个支队1.5-1.7万人。支援的火炮,100毫米口径以上的至少50门。
终于轮到鬼子尝尝什么叫坦克大炮开路的感觉。
无论是坦克主炮、还是车载机枪,亦或是从装甲车上跳下来拿着冲锋枪的机械化步兵。
无论哪个,都是火力凶猛,从远至近,火力都能压制鬼子。
狂风的打法。是支队级欺负大队级。每6-8个小时就要打垮一个鬼子大队。
当然着有点保守。
最快的鬼子大队,刚上来一个多小时就被张大彪和王怀宝的协同部队冲垮。
第十师团,倒是也拿出来甲种师团的样子。
一个大队剩下百十人都还在硬扛。可终究这不是取胜之道。
那些敢打敢拼的鬼子更容易死,想活的鬼子更容易活。
这又不是青年师,没那么纯粹,一个师能挡五十万人一个月的部队,平均年龄不应该超过20岁。
裕仁天蝗也没有那么强的个人魅力。
双方血拼27个小时,每一个小时都是硬仗狠战,一纵以4500人伤亡的代价,永远留下了1.1万鬼子。第十师团,败走。
随后,一纵一路狂追,仅在和第十师团脱战的2小时后,就撞上了给第十师团撤退打掩护的53师团。
这个53师团,花了8个小时,修筑了不少工事,冈村宁次认为即使把53师团也拉入战斗,也不能阻止一纵的势头。
不如搞好工事,让十师团可以撤到后方短暂休整。
13支队强攻两小时没有打穿这条防线。
狂风下令“六个小时内,不能越过这条防线,我只能下令退回白洋淀构筑防线了。”
而就是这六个小时,被鬼子称为“魔鬼の狂欢!”
这样的战斗,不仅仅是攻防战,每一个指导员都把这一场小小战斗的意义传递给了每一个战士。
任何一处小战场的胜利,都有可能可以导致全线的胜利,这是翻身仗,只要打赢这一场,小鬼子就只能守,咱们能打到他的大本营去。
次要的方面,这也是一纵的脸面之战。
谁在关键时刻连续击垮鬼子三个师团,是一纵,更何况,也可能是四个五个。
意义呢,那更不得了,彻底逆转局势。
在这不到10几里的防线上,一纵以连级为主要单位发起的疯狂攻击,让鬼子无法招架。
任何一公里的战线内,都可能有10几甚至20几个连队,轮番发起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