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观南走在出宫的路上,石无恙慢慢悠悠的凑到了她的身边:“帝师有所不知,陛下这次出京,带了宁家军十成十的人。”
“好一招釜底抽薪。”
宋观南明白季骁明的意思,这是让她心无旁骛的对付宁仲询。
石无恙耸了耸肩:“不管是无意之举还是釜底抽薪,对于您来说都是好事。”
宋观南沉默了片刻,才缓缓的点了点头。
石无恙看着宋观南有些呆滞的神情:“怎么?莫非是因为宁小姐的关系,舍不得?”
被石无恙看出来心思,宋观南也不再遮掩:“不应该吗,毕竟是我第一个徒弟。”
她说的很是平静,如果不是石无恙知道宋观南为宁见岳做的那些事情,只怕要说宋观南一句关心则乱。
偏偏他清楚宋观南是一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也知道宋观南能够分得清楚自己该做什么。
宋观南的视线缓缓落在了石无恙的身上:“让大理寺的评事们去书院给学生讲律法,石大人那边进行的怎么样?”
听见宋观南问自己这件事情,石无恙的脸上浮现出了笑意:“那些学生听得很是认真。”
宋观南点点头:“书院不能只教经史子集了,律法、农事、冶炼,这些都不能落下。”
“唯独这个冶炼还没有开始,帝师想要怎么做?”
石无恙几乎是宋观南的左膀右臂一样,站在宋观南的身边追问。
宋观南沉吟了片刻:“冶炼的事情,让工部派人去。”
“工部的冶炼技术?”
石无恙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别人不清楚,我不可能不清楚,要是论起冶炼来说,帝师手里面的东西才是好东西。”
宋观南嗯了一声:“我这东西来的蹊跷,现在还不能对学生讲,只有学了工部的冶炼,才能有机会接触到我手里的那些。”
她很清楚自己手里高炉炼铁和蒸汽机锻钢的理论都是自己从后世“偷”来的,不能在这样的时代作为一门学问。
如果可以……她希望可以带领属于这个时代的人来发现这些理论,而不是她一味的搬运。
想到这里,宋观南微微转身,正眼看着石无恙:“石少卿,律法也是大事,如果日后昭国愈来愈大,律法便不可能只靠小吏维持,而是让所有人都懂律法。”
石无恙沉默了片刻,神情凝重的对宋观南说道:“帝师这是好心思,可……这样放下去,执行律法的事情,会愈发的严苛。”
“应该的,圣人学道,士大夫讲儒,黎民尊法,石少卿也饱读诗书,自然明白我是什么意思。”
宋观南一双眼睛亮亮的,就这样看着石无恙。
石无恙张了张嘴:“帝师的野心……不只是这天下了?”
宋观南没有回答石无恙的问题,只是继续往宫外走。
她清楚自己想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朝代的安稳,她希望的是永远安稳。
可百姓的生活从来就没有容易二字。
宋观南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不求多,只求天下太平十数年,足以。”
她的眼神里面满是哀戚,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不快乐的事情。
石无恙看着宋观南,笑的有些慈祥:“帝师仁心。”
宋观南摇了摇头:“石少卿和我说这些也没有用,趁着现在皇帝刚刚出京,另一边还没有反应过来,让大理寺和国子监一起上奏疏,我来批。”
说完之后,宋观南直接翻身上马,沿着面前笔直的大路就出发了。
石无恙站在原地,看着宋观南的背影,缓缓的抱拳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