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耽美小说 > 兽医传染病学资料整理 > 微生物知识点(3)

微生物知识点(3)(1 / 2)

 推荐阅读: 西游之从加入诸天聊天群开始 恭迎公主殿下 剑起苍玄 丹剑乾坤 抗战:反扫荡后,我带回个独立师 卧底宁国府 重生后,我靠玄学逆天改命 穿书七零:炮灰只想看戏 青龙之猎天 原神,传奇是怎样练成的
最新网址:hbcjlp.com

第三节 细菌的特殊结构

①细菌特殊结构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是某些细菌所独有的,具有特定功能。荚膜,鞭毛,菌毛,芽胞等就属于这类特殊结构。

②有些与细菌的致病力有关。

③有助于细菌鉴定←大小,数量,位置

1.荚膜

1.1 定义:有些细菌在一定营养条件下向细胞壁表面分泌一层松散,透明,粘液状或胶质状的物质,称为荚膜。

1.2 荚膜:微荚膜,黏液层,糖萼,菌胶团。

1.3 化学成分:

①微荚膜成分具有抗原性,种和型特异性→细菌鉴定

②多数细菌荚膜主要是多糖类

少数细菌荚膜主要是多肽类

极少数菌荚膜主要是多糖和多肽类

1.4 荚膜特点

①荚膜遮光性低,不易用普通染色方法着色。

②荚膜的产生是种的特征,并非所有细菌都有荚膜,荚膜也非细菌所必需。

③产生与环境条件有关,在体内,营养丰富的培养基易形成,普通培养基易消失。

④细菌产生荚膜或黏液层可使液体培养基具有黏性。

⑤培养基上形成表面湿润,有光泽的光滑型或黏液型的菌落。

1.5 功能

①抗吞噬作用,与细菌的侵袭力和致病性有关。

②粘附作用,是引起感染的重要因素。

③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保护菌体,避免和减少损伤。

④营养物质的贮藏所和废物的排出处。

2.S 层:一种最简单的生物膜。

3.鞭毛:伸向于菌体表面细长弯曲呈波浪状的丝状物。

3.1 鞭毛分类

根据鞭毛数量和在菌体上的排列,可分为: 一端单毛菌 两端单毛菌 丛毛菌

霍乱弧菌 空肠弯曲菌 周毛菌

铜绿假单毛菌 伤寒沙门菌

细菌是否产生鞭毛,及其数目和排列方式,都具有种的特征→细菌鉴定

3.2 鞭毛成分

①由鞭毛蛋白的单位组成。

②鞭毛具有抗原性-鞭毛抗原(H 抗原)。

③H 抗原具有特异性,常作为血清学鉴定的依据之一。

选:

O 抗原是细菌()成分

H 抗原是细菌() 成分

K 抗原是细菌() 成分

3.3 鞭毛结构

①鞭毛自细胞膜长出游离于细胞外。

②显微结构,由基体,鞭毛钩,鞭毛丝组成。

③毛长;5~20um

3.4 功能

①有收缩性,具有运动功能。

②与细菌致病性有关。

3.5 观察和判断细菌鞭毛方法

①电镜能直接观察

②光学显微镜:细菌经特殊染色法染色后方可看到。

染色方法: 碱性复红法,副品红法,结晶紫法,维多利亚蓝 B 法,镀银染色法。

荧光蛋白染色法等 染料沉积在鞭毛表面,增大其直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