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安延点了点头,坐在一旁的秋千上,说道:“好。”
陆传点头,说完“属下告退”便离开了。
苏安延一个人坐了会儿,觉得没意思便进了屋子。
待锦都城内的流水席散的差不多了,林子济才骑马背着包裹出了城,百姓们不知道何事,但都笑着跟林子济打招呼,让他路上小心,早日回来。
林子济前脚出城,后脚将军府的牌匾便被摘了下来,围观的人一个传一个。
于是,在众人围观之下,将军府更名成了纪府。
林子烟在府内看着拆下来的“将军府”,泣不成声地抱着林子济的衣裳。
“为什么!你告诉我!陛下是不是有什么计划?我林家此生都不会背叛皇室,齐景也是我林家人,他绝不会做出这种蠢事,纪元齐你告诉我!我一定不会耽误你们的事!我只要确认林子济和齐景的安危。”林子烟扯着兵部尚书的衣袖,哭喊道。
尚书大人纪元齐搀扶着他的夫人,揽在怀里安慰道:“烟儿,我向你保证,他们都不会有事,陛下有计划,此次连我都参与极少,你若是提前知道了,便容易暴露功亏一篑了,想要确保他们安全,还要委屈烟儿这些天闭门不见客,让外人都知道你伤心欲绝。”
林子烟借着衣袖擦了眼泪,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下去,抱着自己的夫君还是一阵后怕,但还是抽泣的安慰着自己说道:“我怎样都可以,只要他们安全,陛下视他们如手足,定然不会出现这种大逆不道的事的,是我多虑了。”
纪元齐松了口气,他全盘参与了,但他不能说,他害怕自己心软告诉了林子烟,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最亲的人也不能说。
“舅舅呢?”纪时初被外头的动静吵醒,一醒来就不见哄他入睡的林子济。
林子烟又把眼泪用纪元齐的衣裳擦干,笑着牵过纪时初,说道:“舅舅去了旦州,等你长大些,我便带你去见他。”
纪时初抬头看向自己的父亲,纪元齐摇了摇头,纪时初会意,搂住林子烟的脖子,说道:“娘,我知道旦州在地图上的哪里,等我长大了,带你一起去见舅舅。”
林子烟闻言,眼泪又流了出来,哽咽地说道:“好,好,娘等你长大。”
她不能跟纪时初说太多,她害怕纪时初年纪小说漏了嘴,又害怕编个理由被外人嘲笑揭穿了去。
“好了,又不是生离死别,等忙完这段时间,我告假一些时日,带你们娘俩去旦州见子济,顺带游山玩水。”纪元齐扶起林子烟,说道。
林子烟红着眼眶看着纪元齐,点点头,少见的乖巧模样让纪元齐疼惜不已。
“那爹爹你陪陪娘,我去给舅舅写信。”纪时初说道,一溜烟跑了。
他可不瞎,爹娘这样子,想必他很快就要有个小弟弟或者小妹妹了,隔壁家姨姨叔叔就是这样的眼神变出来一个小妹妹来的。
纪时初自己搭着椅子拿了笔墨,喊来他的侍从磨墨,自己先提笔在信纸上画了个窝在襁褓里的娃娃,很潦草,还把信纸蹭的都是墨影。
“好了!我要写的都在这儿了,你让人送去旦州给林子济,说是我舅舅怕他们不认识。”纪时初拍了拍手,满意地放下笔。
侍从笑的无奈,耐心地说道:“少爷,不如将话都写出来,将军记得牢一些。”
纪时初觉得有理,撇撇嘴,拿起笔就要写,又求助似的看向自己的侍从,说道:“舅舅这两个字太难写来,你教教我。”
侍从握着纪时初的手,一笔一划写下“舅舅”二字,便松开了手,说道:“夫人交代过,少爷会写的字一定要少爷自己写,这样才有意义。”
纪时初“嗯”了一声,说道:“我记得。”
于是他又歪歪扭扭写下“我”,又让侍从教他写了“爹娘”,继而继续写下“很快就有小娃娃了,你很快就多一个侄子了。”
侍从见纪时初写完,仿佛知道了什么不得了的消息。
纪时初看着自己的大作,除了“舅舅”和“爹娘”二字是对齐、规整的,其他的都东倒西歪,两个额外突出大的“就”字更是显眼。
默默在心里夸赞自己真棒,之后仔仔细细地将信叠好,递给侍从,说道:“包仔细些,一定送到舅舅手里。”
侍从笑着应下,这信才出了锦都城,便又折回到了城中,出现在了一家茶楼里。
司马英渡看着卷面脏的不行的信,一阵语塞,顺手又塞了回去,吩咐道:“仔细着送去吧。”
此次信都来不及出城,又让左右二相研讨半天,没个结果,还是送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