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耽美小说 > 江南之南 > 第78章 “犟”心独具何处来

第78章 “犟”心独具何处来(1 / 2)

 推荐阅读: 佛爷别笑了,夫人把您祖坟给挖了 重返1999:风起电脑城 穿越三国:美男别追我 徒儿,下山祸害你未婚妻去吧 都市最狂医仙 来路红尘仆仆,鬼仙不渡众生苦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 李明探险实录 开局自曝穿越者,文化入侵异世界
最新网址:hbcjlp.com

第78章 “犟”心独具何处来

——赣师中文学子性格考

20年前,母校不惑华诞,曾撰文《师院人,活出自信来》;10年前,母校知天命,尝作《母校赋》。戊戌金秋日益临近,此番母校花甲之喜,写点什么?存此念,记于心,但一直未曾动笔。近日偶遇长期从事组织人事工作、对中文系学子了然于胸的王师兄,促膝相谈,言及母校,认为赣师中文学子有一种特殊的性格和气质。边听边想,揽镜细照,不禁感叹于师兄的敏锐!套用N年前我的一个思路:假使设立诺贝尔发现奖,此君或可获得提名。

赣师中文学子,正如文学评论课上老师讲的“典型”,是“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仔细观察,他们仿佛脑门上都贴着标签,鲜明的性格特征藏不着、掖不住,“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几经交往,稍稍深入,“一枝红杏出墙来”,他们的脾气就显现出来了。果然,“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你不禁哈哈大笑,他们就这德行,几乎个个如出一辙、血同一脉。不愧同一个师门啊!呵呵呵……

赣师中文学子,究竟是啥德行?咱们师兄师弟,虽不与虎谋皮,何妨予君画骨——

一曰少傲气重傲骨。就像大余梅关古驿道旁绽放的梅花,疏影横斜、暗香浮动,“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赣师中文学子内敛谦逊、不喜言辞,哼哼哈哈,天生一幅老实巴交相,于芸芸众生中“泯然众人矣”,然而,这些家伙内在硬气清朗,朴实的外表下,有礼有度、不卑不亢。他们亲而不亵、敬而不媚,坊间所谓“不会来事”,正是这模样。这样的人,相识之初,也许不讨人喜欢,但由于大抵靠谱,不害人、不生事,时间愈久,芬芳愈醇。媚态与傲气往往相连,正直与傲骨每每相依。赣师中文学子,忠诚厚道、低调隐忍,让人放心,一旦混个脸熟,也就容易成为莫逆。他们还似乎有一些清高,但不会目空一切,懂得与现实和谐相处。

二曰少私心重公德。就像赣南古村落池塘边的大榕树,根深叶茂,荫佑众生。赣师中文学子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统观念浸淫,挟裹着家国情怀。他们“忧道不忧贫”,崇尚“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终不改其乐。他们更为祈愿的是,人们在河里泡个澡,风中漫步,“咏而归”。对自身的物质追求并不乐此不疲,对社会的美好希冀念兹在兹,这就是赣师中文学子。也许有人嘲笑他们“理想太丰满,现实很骨感”,但他们就是那么执着,甚至显得不谙世故、不食人间烟火。他们就像他们的客家先人,筚路蓝缕、辛勤耕耘,在平凡的岗位上自带光芒,无怨无悔。

三曰少迁就重原则。就像相传周敦颐在赣南题刻的千古名篇《爱莲说》中的莲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赣师中文学子恍若赣南万千田畴里随风轻舞的碧荷,一枝一叶,决不苟且。他们似乎有些散漫,但形散而神不散,有着自己的目标追求与价值尺度。正如在赣州老城区清水塘投水殉难的明末英雄杨廷麟,正如20世纪90年代赣师中文系谟军老师在长篇小说《碧血忠魂》里刻画的革命先辈陈赞贤,他们憨直的外表下深蕴着硬气铁骨,有着强硬的做人处事原则,黑白分界、是非分明。在他们的眼里,有些事情没有讨价还价的砝码,没有回旋商量的余地,底线不可破,不行就是不行。“吾爱吾师,但吾尤爱真理”,他们有他们的人情味!

四曰少虚浮重务实。就像赣南大地漫山遍野的映山红,红得真真切切,拒绝虚艳浮华。赣师中文学子属于红土地上的黄牛牯类型,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不畏人不知,不喜欢张扬。是牛就要耕地,是马就要拉车,他们就信这个理,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投机取巧,不耍尖卖滑。这是一种品格、一种操守、一种信仰,与愚钝无关。尽管,遇上刁钻圆滑之辈,他们也许吃过亏、受过委屈,但他们念叨“吃亏是福”,坦然地笑笑,把一切得失成败视作浮云。他们就那么实实在在,那么干干净净,那么清清爽爽。肠子弯弯绕,搞花里胡哨,会让他们不痛快的。

赣师中文学子——难以一拍即合,却能长久相守;难以一见钟情,却能相濡以沫;难以将就苟且,却能忠诚担当;难以巧言令色,却能可靠心安。他们的性格,用客家人的话来讲,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个“犟”字。望文生义,“犟”是强牛。对耕读传家的客家人来说,牛这极其寻常的动物,忠厚老实,默默耕耘,但骨子里有牛脾气。“牛鼻上穿绳”,哪里会情愿?“牛不喝水强按头”,说了不喝就不喝!“牛口里的草”,那是扯不出来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牛老角硬……众多关于牛的俗语,彰显出赣师中文学子初心不改、禀性难移。有啥好说的,咱就这牛脾气,就这犟劲儿!在赣师诸院系学子中,中文学子这一性格特征似乎分外耀眼。他们仿佛是一个模子铸出来的,在赣师炉火里锻造了几年,性格与气质大抵相似。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