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名将篇(40)
侯景知道临贺王萧正德对朝廷怀恨抱怨,便秘密派人与他交好勾结,萧正德答应给他作内应,一同谋反。
太清二年(548年)八月,侯景以诛中领军朱异、少府卿徐麟、太子左率陆验、制局监周石珍为由,在豫州起兵造反。萧衍却不以为意。
十月,侯景留其中军王颢贵守寿阳城,自己则率军伪装去攻合肥,实际却去偷袭谯州,谯州助防董绍先开城投降,丰城侯萧泰被俘。
侯景进攻历阳,太守庄铁派他弟弟庄均夜袭侯景营寨,结果全部战死,庄铁降,并为侯景充当前导。
此时梁武帝萧衍命萧正德为平北将军、都督京师诸军事,屯守丹阳。萧正德先派遣了大船数十艘,谎称装载荻苇,实际上是为了帮助侯景渡江。而此时沿江防守的王质突然退兵,使得侯景顺利渡江。
侯景登岸,分兵袭击姑孰,俘获淮南太守文成侯萧宁,随后兵至慈湖。建康震动。萧衍把军务托付给皇太子萧纲。太子萧纲任命扬州刺史宣城王萧大器为都督内外诸军事,都官尚书羊侃为军师将军,作大器的副手,派南浦侯萧推守东府城,西丰公萧大春守石头城,轻车长史谢禧守白下城。
侯景到达朱雀航后与萧正德会合。建康县令庾信率兵千余人驻在朱雀航北边,等侯景到时要拆除渡桥,刚拆掉一只船,看见侯景军士都戴着铁面具,被吓得弃军逃走。
南塘的游军又把渡桥接上渡,侯景过河。皇太子萧纲把自己骑的马给王质,配给他精兵三千,让他去援助庾信。王质到领军府和贼兵相遇,没有布阵就转身逃跑。
侯景乘胜来到皇城下。西丰公萧大春放弃石头城逃走,谢禧也丢弃白下城逃走。
侯景派人四面围攻,纵火烧大司马、东华、西华各门。城中仓猝间没有准备,只好从门楼处凿洞,往下灌水灭火,很久才将火浇灭。
侯景大军又砍破东掖门就要攻入,羊侃凿破门扇刺杀了几人,才阻止逆军入城。
到了夜晚,萧纲命人出城去把东宫台殿烧烧了个净光。侯景见状,便命人焚烧西马厩、士林馆、太府寺。
侯景见久攻不下,便修筑长堤断绝城内外联系。此时侯景担心士气不稳,便纵容手下在城中烧杀抢掠,一时间城内号哭之声震动天地,犹如人间地狱。女子被抢入军营,城外尸体堆积如山,侯景更是用尸体和泥土,在宫城东西各垒起一座土山,用来监视城内。
十一月,侯景立萧正德为帝,改年号为正平。自封为相国、天柱将军,并娶了萧正德的女儿。
随后,侯景加紧进攻东府城,造百尺高的楼车,从上边把城垛全都钩塌,柬府城城破。
入城后,侯景屠杀城内文武百官二千余人,并谎称萧衍已死。
侯景围攻建康后,南朝邵陵王萧纶等各路大军前来平乱。侯景分别派遣万余人去抵抗邵陵王萧纶,萧纶把侯景军打得大败,斩首千余级。第二天,侯景又在覆舟山北部署兵力,萧纶也列阵对抗侯景。侯景按兵不动,与萧纶相持。由于赵伯超临阵脱逃,导致萧纶军大败,斩首数百级,活捉了千余人,萧纶逃奔至京口。
十二月,侯景建造各种攻城器械,对皇城发动攻击。并引引玄武湖的水灌台城。皇宫前的御街一片汪洋。侯景又放火焚烧南岸,百姓住房和营房官府的房子全被烧尽。
时南朝司州刺史柳仲礼、衡州刺史韦粲、南陵太守陈文彻、宣猛将军李孝钦等,都赶来增援皇室。并在朱雀航南、南苑、青塘等地扎营。邵陵王萧纶与临城公萧大连等从东线聚集在南岸,高州刺史李迁仕和前司州刺史羊鸦仁也率兵相继到来。
而此时的侯景军粮也逐渐吃尽。军心浮动,有人便开始打算投降。但援军入渡过淮水之后,便竞相抢劫掠夺,且互相猜疑。使得原本想投降的人打消了这个念头,与百万援军对峙一月有余。而宫城中此时瘟疫四起,死亡过半。
太清三年(549年),三月,前司州刺史羊鸦仁等人进军到束府的北面,同贼军交战,大败。
侯景攻入宫城,大肆掠夺皇帝的车驾、服用珍宝珠玉和后宫的嫔妾,并假称诏令派遣石城公大款解散外面的援军。自封为大都督、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以前封的侍中、使持节、大丞相、河南王等官职依旧如故,并迫使美貌的溧阳公主嫁他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