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条建议是:活动开始时别再指定3名挑战者组队,让挑战者可以自由选择和其他挑战者组队,或者选择2名复制人。”
“第二条建议是:挑战者和复制人的身体属性面板化,让挑战者能更直观的看到各项属性的数值。”
“第三条建议是:在每三天一次的物资配送时,可以看到配送的复制人或者新挑战者的具体属性。”
“第四条建议是:将下一次的活动地点选择在地球的卫星-月球上。”
想了想,麦锋又说道:“我指定第一条建议为下一次活动必须采纳的建议。”
“已收到建议,具体采纳结果请见之后的活动介绍。”节目组收到建议后,就没有再和麦锋交流,把麦锋传送回了地球。
……
地球上,所有人都对节目组的操作一头雾水,不过很多人对下一次活动挺期待的。
人们对节目组已经没有那么多仇视的人了,一来节目组都开办两次活动了,前前后后时间都快大半年了(第一季30天,中间休息一个月,第二季100天),没见死过一个人(社死不算),反而不少人得到了奖金和基因强化。
二来观众一直期待着各国政府和科学家们能找到举办这些挑战活动的节目组,但各国都没啥动静,只有某个宇宙国宣称这是他们宇宙国几亿年前就飞出太阳系发展的人又回来了,不过人们都把这个当成一个笑话来看待。
毕竟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为啥被挑选中当挑战者的人中,宇宙国的人这么少呢,而且也没有获得什么亮眼的成绩,其中第一季宇宙国人最好的成绩也就是300名开外,第二季更惨,都排到十几万名了。
至于宇宙国又选择麦锋这个冠军就是他们宇宙国人,人们纷纷笑了,然后就没再理会他们。
目前政府在大力宣传的,是本国拥有多少挑战者,而科学家发表的,大部分也都是挑战者们的基因强化结果的测试,分析正面特效和负面特效,还别说,人们按照实用性和负面作用给各种特征进行排名。
目前大家觉得增加挖掘工作效率和增加研究工作效率的正面特征排在第一序列,相对的,减少这两项工作效率的负面特征就排在了最后面的序列,毕竟这两个属性对基地的前期发展非常重要。
当然,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觉得在早上工作增加全属性和晚上工作增加全属性的才是第一序列,也有人觉得减少挖掘和研究的工作效率可以担任其他工作,不能把这两个负面特征放到最后序列。
一时间,对于挑战者的基因强化特征的争论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甚至都压过了第二季前10名挑战者们队伍带回了基因强化药剂的热度。
一来这些挑战者人数不多,10个队伍,即使每个队伍100个人,也就是1000个人,只占了挑战者数量的一少部分,而且这些挑战者都不傻,在获得基因强化药剂的第一时间,不是直接给自己亲近的人用了,就是第一时间找到卖家出手了,基因药剂压根不在自己手上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