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太仓肉松
听上去1300吨级大的一艘船只要1.8万两银子,似乎很便宜。如按1两银子合后世600元的话,价格是1080万元,不便宜了。于是刘云龙问道:“老祖宗,你这种‘封舟’有几层甲板?”
“2层,是用来乘人的。”
“我定制的船,不需要桅杆、风帆。甲板改成活动的,载货时可以把甲板卸掉,载人时再装上甲板。”
“没桅杆、风帆,船怎么航行?”
“我用蒸汽机做动力。”
“听说苏州城有蒸汽机,你有蒸汽机?”
“苏州的蒸汽机就是我造的。”
老爷子听后,再次凝视着刘云龙,然后说道:“小伙子,你不简单呀,解决了几千年来船航行的动力。”
“老祖宗,你过奖了。”
“一点都不过奖。你要的船少了风帆和桅杆,配套的设施也少了,木料可以省不少,但每艘船的价格至少1万2千两。”
“行,就按你这个价格。”
缪元安一听这个后生也不讨价还价,就说道:“好。我也不想把我爷爷交给我的图纸带进棺材,我把它交给我孙子。”老爷子然后对缪兆鹏说道:“你要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缪兆鹏说道:“爷爷,我会把它传承下去的。”
次日,缪兆鹏拿来了一套发黄的图纸,图上的字迹、线条都已模糊。缪兆鹏发愁道:“都快130年了,看不清楚了。”
刘云龙说道:“不急,我马上叫人过来替你复制一份图纸。”
刘云龙让杨占文立即赶回苏州,让铁铺的技术人员带着描图纸、晒图纸、定影剂、玻璃板赶到刘家港。
4个技术人员很快赶到了刘家港,在缪兆鹏的船坊里,花了3天时间把图纸描了出来。经缪元安老爷子仔细核对后,就在缪掌柜的船坊里晒出了蓝图。
缪元安看到图纸后,惊异的说道:“还是你们后辈厉害,竟然还能这么画图。”
刘云龙心想,缪兆鹏的船厂有图纸了,其他六家船厂还没图纸呢,于是问缪元安:“老祖宗,我可以多印几套图纸吗?”
缪元安说道:“你想印几套图纸都行。”然后对缪兆鹏说道:“你要继续保存100年。”
缪兆鹏说道:“爷爷,你放心吧,我会把图纸交给我孙子的。”
刘云龙晒了几套图后,就把描的原图交给缪兆鹏,对他说道:“这个图,你又可以保存100年了。”
缪兆鹏接过图纸,说道:“我们马上备料。按规矩,你得预付30%的定金。”
刘云龙说道:“等我和你们签订契约,我就把定金给你们。”说完,拿出1万两银子交给缪兆鹏。
缪掌柜问道:“你这是干嘛?”
刘云龙说道:“这是你图纸的专利费。你家老爷子保存这张图不容易,要是没这张图,造船就要费很大功夫。”
缪掌柜说道:“那也要不了1万两银子呀。”
刘云龙说道:“收下吧,就算我孝敬老爷子的,行不?”
缪掌柜这才收下银子。
刘云龙与6家造船坊签订了定制20艘大船的契约,价格是每艘船1万2千两银子,经太仓州州府作保后,刘云龙拿出几只木箱,里面装着7万2千两银子。
赵桂馥对刘云龙说道:“按契约规定,你要派人常驻这里监造。”
刘云龙指着李舟洋,对赵掌柜说道:“我就派他留在这里了。”
赵掌柜、缪掌柜及其他4个掌柜再次与李舟洋作揖致礼后,刘云龙心想太仓有没有号称“3000料”的木船呢?就问赵掌柜:“这里有没有现成的3000料大船可买?”
赵掌柜说道:“前两年朝廷兴起了海运,太仓城里有个叫周大业的掌柜定制了4艘3000料的船,可不知怎么回事,船买了后,一直没啥生意,你去打听打听看。”
刘云龙说道:“谢谢了。”
从船坊出来,李舟洋说道:“大师兄,我不懂造船呀。”
刘云龙说道:“不懂没关系,你至少懂木匠活,看多了你就慢慢学会了。”
“我一个人管6个造船坊,可管不过来呀。”
“急啥?我会在苏州招聘几个懂造船的师傅,把他们派过来后,你就负责管好这几个人。”
“这还差不多。”
“你在这里除了督造船舶外,还得给我筹建造船厂。”
“我们自己也要造船?”
“对。赵掌柜他们造4000料大船,我们先造3000料船只,待积累经验后,再造4000料、5000料的大船。”
(注:刘云龙说的“几千料”海船,按照后世复原的“2000料”郑和宝船,都是号称的,不是真实的容积。)
几个人到太仓县城后,经打听后来到了太仓船帮帮主周大业的家。
周掌柜说道:“崇祯十二年那年,听说朝廷要兴海运,我就定了4艘船。我把粮食、盐、棉布从宁波送到辽东。谁知松锦一战,我们输了,再也没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