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再造汉明 > 第156章 太仓肉松

第156章 太仓肉松(2 / 2)

 推荐阅读: 快跑!别相信病娇 游戏做出来只给你自己玩儿是吗? 不要信仰神明,会变得不幸 重生后,渣皇爱我如命 海贼:这个时代名为红鼻子! 让你镇守边疆,你娶了敌国女帝? 让你建分部落,你超越了总部落? 玄幻:金榜现世,我至尊剑圣的身份藏不住了 穿越重生,原来我也是疯批 斗破:这个炼药师过于凶猛
最新网址:hbcjlp.com

刘云龙问道:“你这4艘船卖不?”

周掌柜说道:“你买了能做啥?朝廷又不允许出海做生意。”

刘云龙说道:“太仓港不是出去了好多船做生意吗?实在不行,我用来在长江里做生意呀。”

周掌柜说道:“我听你说话,就知道你是外行。3000料的大船在长江里逆水的话,靠风帆是没法航行的,要靠人拉。你知道1艘3000料的船要多少人拉吗?”

刘云龙说道:“我不用风帆,用蒸汽机。”

周掌柜说道:“据说你们苏州城里有个叫刘云龙的掌柜生产蒸汽机,用他的蒸汽机的话,或许行。你认识刘云龙吗?”

刘云龙说道:“敝人就是。”

周掌柜忙说道:“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原来你就是苏州城的刘大掌柜。这样,我把这4艘大船都卖给你。”

刘云龙想了一下,说道:“好。不过你得替我把船好好维修一番。”

周掌柜说道:“那当然,哪能把破旧的船交给你呢。其它的小船你要吗?”

“你有多少小船?”

“我还有1000料的船6艘、400料的漕运船15艘。”

“你都卖给我的话,你不做船运生意啦?”

“哎,现在海上生意不好做,我还不如把船买了,买些你造的蒸汽机、织机来开作坊。”

“那你以前的水手还在吗?”

“有些水手已散了。但只要有生意,我马上能把他们召集过来。”

“有多少?”

“有1500多个。”

“你的那些水手,我都要了。你能再替我招些水手吗?”

“1500多个水手还不够?”

“我在刘家港定制了20艘4000料的大船,你说要多少水手?”

周掌柜听后,倒吸一口气,心想这个刘大掌柜果然出手不凡,4000料的大船就定制了20艘,忙说道:“那至少要6000多人,恐怕在太仓找不到这么多水手了,你得去其它地方招人了。”

其实刘云龙心里清楚,一艘风帆船要很多船工,但使用蒸汽机后,每艘船的船工至少可减少一半,根本不需要6000人,目前周掌柜手下的1500名船工可都是宝贝,于是说道:“等我把你的船买下后,我再与那1500多个水手签约。2个月内,你得把船都交给我。”

周掌柜说道:“行”,然后问道:“刘大掌柜,你看我除了开织坊,还能不能干点别的?”

“你这是啥意思?”

“没别的意思,就是想用点你的技术来开作坊。”

“开了织坊还不够?”

“织坊太多了,竞争太厉害。要是有像你一样独占的技术,就能赚大钱了。”

“要用我的技术有2种途径,一种是买我的专利,自己去生产,一种是由我免费提供技术、设备,但得给我30%的利润。”

“免费提供技术和设备?”

“嗯。”

“那我选第二种。”

“好。等你和我们公司签约后,你在太仓生产肉松。”

“肉松?你说的是蒙古人做的那种肉松?”

“我说的肉松不同于蒙古人做的‘肉松’,口味更适合于我们汉人。”

周掌柜心想,技术、设备都由你提供,做了肉松后,先试产一阵子,即使亏本的话,把设备退还给你后,自己也亏不了几个钱,于是说道:“行,我来做肉松。”

“好。我们现在就可以签契约。”

于是,刘云龙与周掌柜签了二份契约,一份是买下周掌柜所有船只的契约,一份是生产肉松的契约。

我们来说说肉松,在明代汉人地区是没有肉松的。

早年,草原上的蒙古人在每年过冬的时候,为了节约干草,牧民会把老弱牲畜宰杀掉,然后将牛肉、羊肉切成长长的薄片。由于天气寒冷,薄肉片很快就冰冻,蒙古人再把冰冻的薄肉片切成丝,加入调料,烧熟后,储存在牛膀胱中。一般一头牛做的肉松可以供一家几个月的口粮。蒙古人远征时,携带的口粮大部分就是这种肉松。不过,蒙古人做的这种“肉松”只能算肉丝。进入大明后,由于蒙古人退入草原,大明境内已见不到这种“肉松”了。

刘云龙提供的肉松生产技术,是用瘦猪肉、牛肉、鸡肉、鸭肉、鹅肉等为原料,把肉切成块,然后加调料、烧煮、收汤后,再顺着肉块的纤维,将肉块用机器切成丝状,接着回锅撇油,最后收汤。回锅时可根据口味的不同,加入一些糖或别的调料。收汤完成后,将收好汤的肉放入炒松机,一方面去除肉内的大部分水分,一方面将肉炒松,待肉中水分余下15%左右后,粗制肉松就做好了。再将粗制肉松放入翻松机中将肉松翻松。翻松机是滚筒式的,粗制肉松经翻松,就变成松松软软的肉松了。翻松完成后,将肉松中烧焦的肉松剔除,就能上市了。

大华公司提供的技术中,还包括防腐剂、调酸剂(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具体制作时,由肉松坊根据品种的需要添加。

后来,周大业的肉松坊推出肉松后,一下子成了畅销货,不得不渐渐扩大规模,成了太仓最大的作坊。几年后,太仓也成了苏州府最大的生猪养殖州,年产生猪10万头。“太仓肉松”成了太仓州的招牌。

后世很多地方都生产肉松,但肉松的原产地是“太仓”。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