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郑成功
船离开蓬莱城不久就到了烟台山海域,刘云龙在望远镜里看到海岸边有十几个烟囱在冒着烟。他告诉朱由检,那个地方叫烟台,那里有他开办的十几个工厂。
朱由检问:“为啥不带我去看看?”
刘云龙说道:“皇上,烟台有的,苏州都有。”
“行,到了苏州我要好好看看。”
刘云龙和皇上、几个大臣聊了一会儿,见海上起风了,才回到船舱。
船舱里,朱慈烺和习武堂的学生们在聊着,刘云龙问道:“你们要不要学唱一首歌?”
郑森问道:“刘校长,你教我们唱啥歌?”
“《沧海一声笑》。”
学生们都没听说过这首歌,于是纷纷说想学。
于是,刘云龙就教他们唱《沧海一声笑》:
沧海笑 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记今朝
苍天笑 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 天知晓
江山笑 烟雨遥
涛浪淘尽红尘俗世知多少
清风笑 竟惹寂寥
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
苍生笑 不再寂寥
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啦……
这首歌取之于后世的电影《笑傲江湖》的插曲,该曲以宫、商、角、徵、羽的五音排序,演化成旋律起伏、朗朗上口的小调,再配上豪情满怀、气盖云天的歌词,唱起来很有英雄豪气。
刘云龙教了几遍,大家都学会了这首歌。
大臣们在船上也没事干,听着这首歌很有豪气,也让刘云龙教他们唱这首歌,学了几遍,朱由检和大臣们也会哼了。
唱完歌,朱由检就问刘云龙:“你的习武堂收的是哪些学生?”
刘云龙说道:“有些是孤儿,有些是我公司的巡更,个别是将门之后。”
明代在两京也办有武校,学生大多是地方将领的后代,教学内容除了军事知识外,也学四书五经。朱由检听了后,就问道:“你那里也有将门之后?”
“有呀。带队照顾皇后的陶红,她的父亲就是原苏州卫的千总,也是陶大鹏的妹妹。”
张跃雷带学生兵到了天津后,陶红就带领女兵负责皇后、妃子的护卫工作,因此朱由检已很熟悉陶红了,不过,要在平常,千总还不能算将门,但陶大鹏现在已升任登莱总兵,朱由检也就认可了陶红是出身于将门。朱由检继续问道:“怎么你还收这么多女学生?”
“为啥不能收女学生?”
“女人能打仗吗?”
“皇上,女人为啥不能打仗?我问你,妇好是不是女的?花木兰是不是女的?穆桂英是不是女的?梁红玉是不是女的?本朝的秦良玉是不是女的。”
朱由检一听,这几个还真都是女的,于是说道:“算你说的有理。”然后又问道:“还有别的将门之后吗?”
“有。”说完,刘云龙就把郑森喊了过来,介绍道:“他叫郑森,是郑芝龙的长子。”
大家一听是郑芝龙的长子,就上下、左右地打量着郑森。
朱由检见郑森十分英俊,就问道:“你多大了?”
郑森说道:“禀皇上,我22岁了。”
“以前读过几年书呀?”
“学了8年。”
“没考功名吗?”
“6年前我就考中了秀才。”
“你在习武堂都学了些啥?”
“学兵法、兵器,学制图,做沙盘。”
“学了哪些兵法?”
“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百战奇法》、《纪效新书》、《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也是兵法?”
“《三国演义》中充满着各种谋略,怎么不是兵法?”
朱由检心想打仗确实得讲谋略,就认可了《三国演义》属于兵法,于是又问道:“还学其它的吗?”
“还学识字,算术,识图,武术,我们还学《尚书》......”
“为啥要学《尚书》?”
“刘校长说学了《尚书》就能知道我们华夏从何而来,我们为谁而战。”
“那你觉得应该为谁而战?”
“为大明而战,为天下百姓而战。”
“嗯,好样的。我给你起个名字,好吗?”
郑森一听,皇上给我重新起个名字,那不是赐名吗?他望着刘云龙,有点不知所措了。
刘云龙就说道:“那是皇上喜欢你,还不跪下叩谢皇上?”
郑森就跪在地上,说道:“谢皇上。”
朱由检说道:“你就叫郑成功吧。”
“草民郑成功叩谢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