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蒙古高原(13)
在马塔德,巴特玛什带着哈尔哈图、凌奎、诺蒙达向由杨维都率领的3000名铁血军发起了多次进攻,不仅没取得啥战果,反而被铁血军追到了西乌尔特,巴特玛什不得不率部退到了蒙赫罕。
蒙赫罕在克鲁伦巴尔和屯东南115公里处,巴特玛什退到蒙赫罕后,心想自己不仅没夺回马塔德,竟然连西乌尔特也丢了。如再被汉人攻下蒙赫罕后,恐怕连克鲁伦巴尔和屯也保不住,于是连忙派人去克鲁伦巴尔和屯,向父汗告警。
好在杨维都占领西乌尔特后,没有进一步紧逼蒙赫罕。
在巴彦图门(也称克鲁伦,今乔巴山),麻察里正与阿巴哈纳尔部(也称阿巴嘎纳尔部)台吉栋伊思喇布商量着如何反击铁血军。
“阿巴哈纳尔”在蒙语中是“叔叔们”、“伯父们”的意思,“阿巴哈纳尔部”与“阿巴嘎部”一样,都是成吉思汗同父异母弟弟别力古台的后裔。林丹汗死后,台吉诺密特默克图并没有投降清朝,而是率领整个部落1万户来到了克鲁伦河,投靠了硕垒,成了硕垒手下最大、最强的一个部落。诺密特默克图去世后,由其曾孙栋伊思喇布统帅“阿巴哈纳尔部”。历史上,1665年栋伊思喇布率所部移牧至漠南,归附清朝,所部编为1旗(左旗)。1666年,栋伊思喇布之兄色棱墨尔根亦率部徙牧阿巴噶右旗地,请求内附,次年编为一旗,即阿巴哈纳尔右翼旗。
郭炜沿着克鲁伦河向西进军时,首先遇到的就是栋伊思喇布率领的人的蒙古人。
栋伊思喇布心想你们汉人只有2000骑兵、2000步军,也敢进入克鲁伦河?不给你们一点颜色看看,今后我在硕垒面前怎么做人?于是率领1.5万精兵向郭炜部发起了攻击。谁知,郭炜见来者人数众多,就对冲锋的蒙古兵使用了雷霰弹、燃烧弹,燃烧弹撒下的白磷几乎将整个草原都点燃了,才一个汇合,栋伊思喇布手下就被郭炜干掉了3000多人,而郭炜部几乎没有损失。栋伊思喇布这才知道这些明军不好对付,怪不得他们能顺着额尔古涅河一路打到这里,为了避免出现更大的伤亡,他带着部众退到了巴彦图门。
麻察里、栋伊思喇布正商量着,麻察里的一个亲卫进来禀告,三王子、四王子带着4万援军来了。
麻察里、栋伊思喇布正准备走出营帐去迎接,就看到三弟拉布里、四弟本巴闯了进来,他俩的身后还有素巴第汗的二个儿子,分别是素巴第的长子索那木阿海楚琥尔、次子思其布额尔德尼。
麻察里与索那木阿海楚琥尔、思其布额尔德尼致礼后,拉布里告诉麻察里、栋伊思喇布,他和四弟带着1万人马来了,半路上,遇到了索那木阿海楚琥尔、思其布额尔德尼,他俩带来了3万援军。
硕垒车臣汗、素巴第的4万援军到达后,麻察里带着他们向由郭炜率领的4000名铁血军发起了反击。顿时,克鲁伦河两岸炮火连天,蒙古骑兵与铁血军步军、骑兵战成一片。
郭炜知道不把蒙古人打疼,他们绝不会顺从,于是一点都不怜惜弹药,放开手脚,大开杀戒,仅二个回合就将麻察里的4个鄂托克、6000多人杀了个干干净净。
麻察里准备再次向郭炜部发起进攻时,他和他手下的几个台吉看到了铁血军的热气球。麻察里明白了,汉人有天神相助,自己无论如何也赢不了,于是痛苦地下达了撤退令。蒙古兵接到撤退令后,竟然有很多人干脆扔下了武器,跪在了地上,其中就有雅丹、朝尔,素巴第的次子思其布额尔德尼甚至带着1万多人,直接投降了。麻察里只带了2万多人,撤离了巴彦图门。
在宾德尔,郭辉翰在击败额尔克后,率领3000名铁血军沿着肯特山(即狼居胥山)南麓,向敖尔告(今乌兰巴托,也称库伦)进军。而在宗哈拉,陆锦堂在击退察珲多尔济的反击后,由千总曹云辉率1000名铁血军南下,配合郭辉翰部进攻敖尔告。
敖尔告位于土拉河(也称图拉河)河谷,它的北边就是肯特山,南边是草原。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藏传佛教高僧多罗那他受邀从西zang来到喀尔喀部传教后,就以敖尔告为中心,在敖尔告兴建寺院,受到蒙古各王公及民众的信奉和供养,被尊为“哲布尊丹巴”,意为“尊贵的圣人”、“圣贤尊者”。多罗那他在蒙古高原传教20年,于崇祯七年(1634年)圆寂。崇祯八年(1635年),衮布把自己刚出生的次子扎那巴扎尔立为“哲布尊丹巴”的转世灵童后,扎那巴扎尔就一直在敖尔告。
驻守在敖尔告的蒙古兵在铁血军的二路夹攻下,迅速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