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郭辉翰、曹云辉带着铁血军冲进敖尔告时,扎那巴扎尔在寺院堪布(相当于方丈、住持)及几大金刚的护持下,带着僧众跪倒在地,不远处是铁血军高高升起的热气球。
铁血军占领敖尔告后,郭辉翰率部杀向了280公里外的克鲁伦巴尔和屯,曹云辉率部杀向了300多公里外的哈拉和林。
在恰克图,阙崇德、朱永康击退了苏赫巴赫后,于八月五日对苏赫巴赫发起了攻击。在160多公里外的宗哈拉,曹云辉率部攻向敖尔告后,陆锦堂率1000多名铁血军向察珲多尔济发起了攻击。考虑到此时的察珲多尔济汇聚了1万多兵力,为了给察珲多尔济一点颜色,陆锦堂使用了燃烧弹。数十发燃烧弹在空中炸开后,火星落向地面,地面上正在冲锋的蒙古兵,至少有2000多人粘上了火星,顿时草原上响起了一片惨叫声,身上着火的蒙古兵即使跳下马,在地上打滚也没能把身上的火灭掉,直到被烧死。身上粘上火星的马匹再也不听骑手的指挥,要么四处乱撞,要么直接躺在地上打滚,但最后的结局也是活活烧死。后边的蒙古兵见到前边如此惨像,再也没敢向前冲,纷纷向后退去。
苏赫巴赫、察珲多尔济在铁血军的进攻下,连连后退。阙崇德、朱永康、陆锦堂率部向哈拉和林挺进。
在哈拉和林,斥候们接二连三地向衮布报告着坏消息。
哈拉和林城位于燕然山(即杭爱山)南麓、鄂尔浑河右岸,首筑于回纥汗国时期,当时为土城,后来成为克烈部首领汪罕的驻扎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于1220年(元太祖十五年)定都于此,窝阔台即位后,于元太宗七年(1235年)对哈拉和林城进行了扩建,并对西半城(今额尔德尼昭所在地)的城墙包以砖块,成为当时世界着名的城市之一。忽必烈建立元朝,并迁都大都(今北京)后,哈拉和林失去了都城地位,但仍为漠北重要城市。进入北元后,哈拉和林成为北元的都城。进入15世纪后,鞑0靼与瓦剌相互攻伐,哈拉和林逐渐凋零。鞑0靼演化成喀尔喀部后,哈拉和林成了土谢图汗衮布的驻帐地。
斥候们告诉衮布,汉人从色楞格河上游、特斯河上游过来了,派去增援苏赫巴赫、察珲多尔济的几个鄂托克都被汉人打败了,苏赫巴赫、察珲多尔济正在向哈拉和林败退。衮布听着这些消息,心里有点后悔,早知如此就应该让素巴第来增援自己。
衮布在想着素巴第时,丹津喇0嘛从外面走了进来。
丹津喇0嘛是图蒙肯的次子。达延汗的孙子诺诺和有五个儿子,长子阿巴岱就是土谢图汗部的始祖,三子图蒙肯因护持藏传佛教格鲁派有功,被达0赖喇0嘛授予“赛音诺颜”称号,其地位相当于“汗”。在蒙语中,“赛音”是“好”的意思,“诺颜”是“长官”的意思,蒙古人的统治阶级就称为“诺颜阶级”。图蒙肯去世后,由次子丹津喇0嘛接任台吉,得到了“诺门罕”称号。
历史上,丹津喇0嘛传位于塔斯希布,塔斯希布又传位于善巴,1731年,因善巴之堂弟策棱征讨准噶尔有功,分土谢图汗部西十九旗为赛音诺颜部,授策棱“喀尔喀大札萨克”。此后,赛音诺颜部与土谢图汗部、车臣汗部、札萨克图汗部并列为喀尔喀四部之一,称喀尔喀中路。
衮布见丹津喇0嘛一个人来了,忙问道:“你的援军呢?”
丹津喇0嘛说道:“我接到你的书信后,就派了2万援军赶往恰克图、宗哈拉了。”
衮布第一听2万援军早已去了恰克图、宗哈拉,心想这下一定能打败明军了,于是对丹津喇0嘛说道:“好。我们去帐里,一边喝酒,一边等着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