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在世时很喜爱赵元侃,特意将他带进宫中养育了一段时间。
那个时期,赵元侃年幼,懵懂无知,整天屁颠屁颠地跟在赵匡胤后面,有次尾随赵匡胤进万岁殿,等散朝后,他一骨碌爬上皇帝的御座,一本正经地坐在上面。
赵匡胤对此十分惊奇,摸着他的头问:“天子好做吗?”
赵元侃回答道:“由天命耳(听天由命罢了)!。”惹得赵匡胤哈哈大笑。赵元侃小小年纪,说出这番有哲理的话,让赵匡胤刮目相看。赵匡胤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个让他喜欢的侄子,竟然成了大宋的第三位皇帝!
赵元侃既非皇后嫡子,也非长子,只是赵光义的第三个儿子,尚且还有叔叔赵廷美、堂兄赵徳昭等居前,按理说,皇位怎么也轮不到他赵元侃来坐。
可命运偏偏安排他坐龙庭,君临天下。真是“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佐料:寇凖(公元961年—公元1023年),字平仲,华州下邽(陕西渭南)人。
公元980年,寇准中进士,时年二十岁。当时,赵光义取进士有个习惯,喜欢察看询问考试者的基本情况,如果年纪轻轻,往往不录取。
有人劝寇准虚报年龄,寇准拒绝道:“我正想努力上进,怎么能欺君?”
寇准进士及第后,官场一帆风顺,很快升到枢密院直学士位置。有次奏事,言语和赵光义不相合。
赵光义发怒,腾身要走。寇准却向前拖住赵光义龙袍,请他坐下,说事情谈论有结果才能走。赵光义反而很欣赏他,对左右道:“朕得寇准,如唐太宗得魏征也!”
公元991年,寇准为枢密副使,知枢密院事。同年,因为和上司张逊争吵,赵光义各打五十大板,寇准出知青州。
寇准走后,赵光义对他念念不忘,经常问左右:“寇准在青州快乐吗?”
近臣回答道:“青州是好地方,寇准不会受苦!”
第二年,寇准被任命为参知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