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凝和李重贵见辽军退却,拟进军瀛洲救康保裔,前方哨报,康保裔全军覆没,两将只得领军退回高阳关。
当时,尽管是辽军主动撤退,但李重贵和张凝经过一番激战,竟然没有受多少损失,全军而还。
张凝找李重贵商量,打算将有功将士上报朝廷。
李重贵却喟然道:“大将壮烈战没,而我们却记功,有什么脸面和朝廷去说啊?”
公元1000年正月初一,赵恒驻跸大名府。初五日,赵恒接到战报,说康保裔为国战死。
赵恒闻康保裔战没,异常震惊,下诏废朝两日,赠康保裔为侍中。并悲伤地对左右大臣道:“康保裔父亲、祖父都是身死疆场,自己又战没,世代忠节,深可嘉赏!”
接着,赵恒诏命康保裔儿子康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康继彬为洛苑使;康继明为内园副使;幼子康继宗为西头供奉官,孙子康惟一为将作监主簿。
康保裔母亲时年八十四岁,赵恒遣使慰问,赏赐白银五十两,封为陈国太夫人,康保裔妻子早亡,也追封河东郡夫人。
赵恒的诏命,总算告慰了为国尽忠的英灵。
佐料:张凝,河北沧州人,生卒不详,少有勇武,自认潇洒倜傥。
乡里有位姓赵的年轻人,也认为自己很有才略,四处招摇,获得乡里赞誉。
张凝觉得这姓赵的比自己粉丝更多,心中不平,特意携带弓箭和他相约,要比试高下。
两人堆了一个小土山,都站在百步之外。张凝先张弓发箭,箭如流星,激射而出,洞穿土山,钉在十余步后面的大树上,观者大骇,赵姓青年见状,主动弃弓认输。
张凝累任西北边陲要职,善于训练军卒,修缮武器。
同时,他和雷有终、康保裔一样,体恤士卒,所得赏赐,大都犒赏了军队,家中无余财,京城无府第。
张凝逝后,赵恒追赠他为彰德军节度使,官府给与厚葬,朝廷抚恤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