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韶上任后,奏请朝廷筑渭、泾上下两城,在城内屯兵,用以招抚在洮、河的吐蕃各部,朝廷下诏让秦凤经略使李师中考察决议,李师中认为不方便,朝廷下诏让李师中停止筑城。
接着,王韶又提建议道:“渭源到秦州一带,良田弃置无人耕种,大概有上万顷之多。希望在此地设置市易司,以求商贾之利,将经商盈利拿来治理农田。”赵顼采纳了他的意见,命王韶提举市易司。
经略使李师中道:“王韶所说的田地,是边境的弓箭手的田地,他又打算将市易司移到古渭,我担心秦州的麻烦事只怕会越来越多了,到头来只会搞得得不偿失。”王安石支持王韶的意见,为此罢免了李师中。
公元1070年十月,李师中贬知舒州,调韩缜为“秦凤经略使”。
佐料:唃嘶啰有三位妻子,第一二位妻子都是“论逋”(吐蕃政权宰相称号)李立遵的女儿,生了大儿子瞎毡和二儿子磨毡角。
李立遵辅佐唃嘶啰建立政权,但是李立遵专横跋扈,将唃嘶啰视为傀儡。唃嘶啰后来将李立遵这位老丈人杀了。
李立遵一死,他的两位女儿就遭殃。被送到寺院出家,安置在偏远的廓州(青海化隆西),大儿子瞎毡也跟着受苦,被唃厮啰禁锢。
唃嘶啰的二儿子磨毡角见势不妙,偷偷联合舅舅李氏家族成员,将自己的母亲偷运出来,奔赴宗哥(青海平安),也占有一块小地盘,唃嘶啰不能控制,大概想想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只能默认磨毡角的割据。
磨毡角为了站稳脚跟,也向大宋通好纳贡,先被大宋授“严州团练使”,后来改“思州团练使”。磨毡角死后,他的部下立其子瞎撒欺丁为主。
唃嘶啰大儿子瞎毡,后来也被唃嘶啰放出来,住在龛谷(今甘肃省榆中县),瞎毡有了一亩三分地之后,逐渐发展势力,也向宋朝进贡,大宋授他“澄州团练使”。瞎毡死后,其子木征接位,又移居河州(甘肃临夏)。
董毡的母亲是唃嘶啰的第三位妻子,名为乔氏,有姿色,乔家居历精城(甘肃临夏西南),是当地豪族,管辖人数有六七万人,号令严明,当地人都很忌惮。唃嘶啰娶了乔氏后,势力大增,公元1032年生董毡。唃嘶啰长子瞎毡、二子磨毡角都在外,加上其他因素,唃嘶啰死后,董毡即位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