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谔受了皇帝嘉奖,精神振奋。留千余人守米脂,率军再向西挺进,破石州(陕西横山东北),十月十七日,种谔攻下银州(陕西横山东),随后派部将曲珍领兵打通黑水安定堡(陕西子长县北)路,曲珍和西夏兵遭遇后,干了一仗,又取得胜利,斩获甚多。
十月二十五日,曲珍和西夏军在蒲桃山再干一架,获胜,种谔的大军随后跟进,第二天抵达夏州(陕西靖边)。西夏夏州守将索九思弃城逃遁,种谔兵不血刃占领夏州。
再说种谔原来的上司第二路统帅王中正,在白草平呆了九天,听闻种谔在前面打得热火朝天,朝廷也不让他节制种谔了,脸面上挂不住,督军渡过无定河,沿河北上,路上都是沼泽、泥沙,军士、战马经常陷没,粮饷又跟运不上,王中正身无寸功,羞愧难当,强令大军前进,终于在十月二十九日抵达宥州(内蒙古鄂托克前旗)。
王中正裸袖揎衣,准备露一手。不料,哨骑回报,宥州是座空城,原来,西夏兵为了实行坚壁清野的战略,主动放弃了宥州,王中正不费吹灰之力进入宥州,城里仅有百姓一百多家,王中正竟然全部屠杀,抢掠他们的牛马作为军粮。
佐料:王中正也是宦官出身,镇守河东路时,对部下颐气指使,形同奴隶,有所命令,都是让人口头传达。转运司官庄文岳,认为口说无凭,怕王中正事后赖账。
一次,庄文岳从容地对王中正道:“太尉日理万机,恐将命有所忘误,请您将命令写在纸上!”自后王中正才用纸笔书写命令。
此次出征前,庄文岳问王中正:“大军出境,应该准备几天的粮食?”
王中正当时节制鄜延路种谔,认为鄜延路的粮食也就是他王中正所有,因此写道:“可备半月粮!”
庄文岳担心粮食不够,暗中多准备了八天的量。等到种谔打了胜仗,赵顼让他单飞,不受王中正节制了。鄜延路的粮王中正也就不能染指,他军中便开始缺粮。
王中正不习军事,进入西夏境内,也不找向导和派人侦查敌情。又胆小,每次宿营,害怕夏军袭击,到了二更天,就让全军熄火。导致后军饭菜都不能煮熟,军卒吃生食而得病。
另外,王中正还有个怪癖,不准军队里的驴鸣叫。
王中正军队无粮,后来终于导致兵败。
赵顼有心灭敌,却让这个王中正统大兵,真是所托非人!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