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路种谔占领了空城夏州,粮食补给困难,移驻索家平(夏州西)等候后勤部队粮草。
左班殿直刘归仁,难忍饥饿,竟率众向南逃奔,引起了连锁反应,导致部队溃散。加上天降大雪,冻死者不计其数,种谔见无法进军,打算用粮运不继的名义,归罪于转运使李稷。朝廷诏令种谔撤回军队。种谔所率九万三千人,返回大宋境内只有三万人。前面战功基本全打了水漂!
公元1082年正月,五路伐夏除李宪占据兰州外,大军基本撤回,大宋损失军队达二十万,无论是军队和钱财,让王安石变法积攒的一点家底,败落了几成,让人扼腕叹息,战争的结果仅仅得到兰州和米脂,远不如王韶在熙河取得的成就。
五路无疑是失败的。失败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还是后勤补给跟不上。
五路伐夏失败后,高遵裕被贬为郢州团练副使;刘昌祚贬为永兴军钤辖;王中正代理鄜延巡边,王中正自愧难当,请求罢免,改为金州观察使;李宪收复兰州,灵州误期,功过相抵,从熙河路兼任泾原路安抚使;只有种谔,把运粮不力的责任推给李稷反而升迁为凤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佐料:刘昌祚字子京,真定(河北正定)人,气雄貌伟,精通兵法,尤善骑射,有百步穿杨之能。西夏人得到把他的箭作为神物,拿回去供奉在家里。
刘昌祚的父亲刘贺,与西夏定川之战中牺牲,刘昌祚被朝廷录为右班殿直,在秦州威远寨主事。青唐各族聚兵守盐井,多年不散,刘昌祚奉帅命去处理。各族酋长问刘昌祚道:“大汉天子要占领我们的盐井吗?”
刘昌祚道:“国家富有四海,至于和你们争这点东西?”然后犒赏各族酋长,各族欢然而去。
后来奉命出使辽国,回朝后,赵顼亲自考试其驰射,百发百中。赵顼很高兴,当即授其通事舍人。
西夏兵入侵刘沟堡,刘昌祚率骑两千出援,敌人在黑山骑兵万余埋伏,先以小队诈败,诱刘昌祚深入,结果刘昌祚他们被重军围困,黄昏时分,夏兵大首领骑马前冲,企图活捉刘昌祚,刘昌祚抽出箭支,一箭射去,正中敌帅咽喉,跌马而亡。夏兵纷纷溃逃。战后,宋军主帅李师中向朝廷上报道:“西边战事以来,以少胜多的战例,没有超过刘昌祚的!”刘昌祚因功逐渐升为泾原路都副总管。
伐灵州时,刘昌祚受高遵裕节制,受尽刁难和委屈,甚至差点被高遵裕斩杀,第二年升为知延州。最后升为殿前副都指挥使,冀州观察使,武康军节度使。公元1089年卒,享年六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