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正色道:“上天如果保佑大宋江山社稷,一定没有这样的事发生!”真的没有这样的事吗?后面发生的事,很打司马光的脸!
事实证明,正因为司马光等人对新法的毁灭性打击,等哲宗赵煦亲政后,偏偏认为是自己否定了父亲,内心非常不爽,既而全部翻盘,又重新恢复为新法,司马光等人死后都被打入十八层地狱,赵煦甚至都想找祖母高氏的麻烦,好在有人规劝,赵煦才罢手,这是后话。
佐料:关于司马光的典故有很多,耳熟能详的可能就是“司马光砸缸”,这是上《宋史.司马光传》明确记载了的。
司马光性情淡泊不喜奢华,他在《训俭示康》中曾提到,小时候长辈会给他穿华美的衣服,他总是害羞脸红而把它脱下。
考中进士后,在闻喜宴上,新科进士都在头上插满鲜花,肆无忌惮地嬉戏取乐,唯独司马光正襟危坐不戴花。被同行的人提醒他道:“皇帝赏赐不能推辞!”司马光才不太情愿地戴了一朵小花。可见大宋朝,男人是可以戴花的!
意不意外、惊不惊喜?是不是让流量小鲜肉找到了涂脂抹粉的依据呢?
下面两则小故事,管中窥豹,可以看出司马光的人品和性格。
司马光结婚三十年,两儿子夭折,妻子张夫人再没有生育,司马光却未放在心上。张夫人却急得半死,一次,她背着司马光买了一个侍妾,悄悄安置在卧室,自己借故外出。
司马光进房后,熟视无睹,转身到书房看书去了。侍妾使命在身,只好跟着进书房,司马光正襟危坐,侍妾手足无措,想来端茶倒水,服侍司马光,司马光似乎此时才发现有她的存在,连忙起身,离她一丈远,拱手作揖致谢,侍妾尴尬之余,只好默默退出。
有年元宵节,城里办灯展,张夫人想出去看灯,司马光道:“家里也有灯,何必出去看?”
张夫人气结,只得解释道:“不止看灯,顺便看看街上游人。”
司马光奇怪地道:“看人?难道我是鬼吗?”
和这样的人生活,你说是有趣还是沉闷?
又有人说,上述两故事是描写王安石的。因为从各方面讲,他们两位实在有很多共同之处,以后还要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