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89年十二月,刘安世上疏赵煦道:“臣上月末听闻陛下暂停经筵,以为陛下将要宴享国宾和群臣,可是半个月时间,臣一直见不到圣上容颜。最近民间传言宫中寻求乳母。还说陛下疏忽先王的经典,亲近后宫的女宠,这种名声如果传播出去,实在有损陛下圣德!”
哲宗低头不说话。太皇太后道:“哪有这事?别人误传而已!”
此时赵煦才十三周岁,就经历人事?他是否有如此早熟?刘安世所奏,应该不是虚言。此前,范祖禹也曾上疏道:“陛下没有立皇后,先近幸左右宫女,好色伐性,太早伤身,有害圣体!”
范祖禹还单独上疏太皇太后道:“外面议论纷纷,都说皇帝已经接近女色,后宫甚至有怀孕临产的人,有识之士听了,无不寒心!”
几天后,宰相吕大防奏事毕,太皇太后责备他道:“刘安世有奏疏,说宫中寻找奶妈,这不是官家所要求的,是先帝一两位小公主尚小,需要奶妈照顾,官家常在老身榻前阁内就寝,怎么会有这种事?你对刘安世说,不要再进这种奏疏了。”
神宗死了将近五年,他最小的女儿也应该有五岁多,哪里还需要什么奶妈?太皇太后无非是为赵煦遮掩罢了。可能正是这种掩护,导致赵煦肆无忌惮,在女色方面没有节制,过早地伤了身体,以致后来英年早逝,岂不可惜?
公元1090年正月,文彦博彻底退出政坛。
五月,苏辙任御史中丞。当时宰相吕大防与副相刘挚,觉得朝廷处置新党太过头了,新党人员怨声载道,为了平息他们的怒气,两人提出应该适当起用新党人员进入朝廷中枢,调停元佑党和新党之间的矛盾,应该说这是很有远见卓识的。
可苏辙上疏不同意,认为他们元佑党人是君子,新党人员是小人,君子小人不能并列,奸邪不能两立。苏辙文章本来花团锦绣,分析得头头是道,太皇太后看了,连连点头道:“苏辙怀疑朝廷兼用正邪,说得有道理啊!”
众大臣随声附和,结果,吕大防和刘挚的调停失败!元佑党从而丧失了和新党和解的最后机会。新旧党水火不容之时,元佑党内部又出了新矛盾。
宰相吕大防和副宰相刘挚本来性格相似,政治观点相近,关系比较融洽。六月,因为“吏额房”一事,吕大防和刘挚产生了不同看法。但是还没有升级为矛盾。
公元1091年二月,刘挚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和吕大防同为宰相。于是朝中士大夫开始选边站队,刘挚“朔党”领袖,人多势众,有谏官陆续上言攻击吕大防,两人被裹挟,身不由己。朋党之说闹得纷纷扬扬。
刘挚不得已对吕大防道:“我们都知道外面传言不真实,但朝廷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我打算引退避嫌!”
吕大防也真诚地道:“我也早有这个想法!”
几天后,奏事毕,刘挚单独留下来,对太皇太后及赵煦道:“臣久居高位,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臣想退休,为贤者让路!”
太皇太后道:“爱卿现在还不能走,须等到官家亲政以后才行!”
不久,吕大防提出辞职,太皇太后也不准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