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精彩纷呈宋王朝 > 第114章 苏东坡(上)

第114章 苏东坡(上)(1 / 2)

 推荐阅读: 孤独吟 被病娇神尊囚禁强宠的那些日子 火影:转生鸣人眼中的忍者世界 超凡崛起诸般奇法成神 下堂妇,郡主又骄纵跋扈了 喜灰:我当成神 反派大佬黑化倒计时,宿主快拯救 星穹铁道:开局给丰饶药师征婚 快穿只想安静搞事业 重生之四福晋准备玩阴的
最新网址:hbcjlp.com

再说曾布做了宰相,因他性格强势,韩忠彦虽然为首相,但性格柔懦,所以朝廷大事多取决于曾布,韩忠彦和曾布的关系,正是神宗朝王珪和蔡确的翻版!

十一月,为中和新党和元佑党的关系,曾布提议对两党的人都予以起用,并向赵佶建议第二年改元为“建中靖国”,意思为中正调和,消释朋党。赵佶立即采纳。

曾布的提议不能说不好,但他实际是说一套做一套。他向赵佶主动提这个建议,无非是刷一刷存在感,显得他比韩忠彦“能”!不久他就暗中向赵佶建议,请求赵佶继承神宗的法度,这是后话。

建中靖国元年即公元1101年正月十二日,范纯仁薨逝。享年七十五岁,范纯仁心胸开阔、宅心仁厚,不愧为“纯仁”二字。哲宗后期年近七十遭贬,当时双目失明,接到贬职诏书,怡然上路,并告诫子弟不要心中不平。听到子弟怨恨章惇,他必然出口怒骂制止。一家人乘舟去贬所永州时,船翻了,家人救起范纯仁,衣服全部湿透,范纯仁若无其事,反而回头对子孙道:“这又能怪章惇么?”

范纯仁过世后一天,皇太后向氏驾崩。享年五十六岁。

这一年的七月,文坛天皇巨星苏轼病逝,享年六十六岁。

苏轼的一生,仕途并不顺畅,可谓起起落落,四方奔走。但苏轼死后,从南宋高宗开始,他在文坛的名气越来越大,愈来愈高,甚至达到“千古第一人”的境地,苏轼光芒如此耀眼,我们有必要对他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

苏轼生于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眉州眉山(四川眉山)人。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景佑三年是公元1036年,按公元纪年,该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则为公元1037年1月8日。苏轼卒于公元1101年,虚岁是六十六岁。如果按公元纪年,虚岁则为六十五岁。

苏轼十岁那年,父亲苏洵游学四方,苏轼兄弟由母亲程氏亲自教育。程氏教苏轼东汉范滂传,读到范滂为朝廷奸党陷害、被捕时与母亲诀别场景之时,程氏慨然叹息。

苏轼却问母亲道:“苏轼想做范滂一样的人,母亲会答应吗?”

程氏回答道:“你能以范滂为榜样,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应该说,程氏的教诲端正了儿子的品行。

苏轼成年时,已经博通经史,下笔千言,爱好看贾谊、陆贽的文章书籍。读了庄子的相关文章后,赞叹道:“我也有这个见解,可是写不出来啊,看了庄周的书,真是说出了我心中的所想!”看来,苏轼年轻时还是挺谦虚的。

公元1056年,二十一岁的苏轼和十九岁的苏辙,跟随父亲苏洵,自偏僻的西蜀,沿江东下,于第二年抵达开封参加进士考试。

这一届科举考试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副考官是梅尧臣,二人正锐意革除诘屈聱牙、故作高深的文风,欧阳修不仅改文风,还改考试程序。《宋史·选举志一》规定:进士考试,先考“诗、赋、论各一首”,再“策论”五道,填“论语”填空十道,简答“春秋”或“礼记墨义”十道。这是礼部的初考,考取的之后参加殿试,殿试由皇帝主持,也正是从这届开始,殿试不淘汰考生,只确定等级名次。

欧阳修却规定先考策论。苏轼所做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清新洒脱的文笔,一下子给了他们很大的惊喜。

欧阳修赞叹之余,本想将该文考生列为策论第一,因当时考试采取糊名制,考卷还有专门人员重抄,考官批改时看的是重抄卷,既看不到考生名字,也看不出字迹。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