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开始轰轰烈烈刻碑石,西安有位叫安民的石匠,却很有思想觉悟,官府安排他镌刻,他却推辞不干,并且道:“我是个愚蠢的人,不知道立碑的意义何在?但像司马相公,海内都称赞他为人正直,如今说他奸邪,我不忍心将他的名字刻到石碑上!”
官府要严厉惩罚他,安民哭着道:“你们强迫我做,我不敢推辞,但请不要在石碑末尾留下我这个镌刻者的名字,我害怕让后世耻笑!”
更为可笑的是,这三百零九人中,竟然有章惇、曾布等人等名字。
章惇、曾布都是新党头目,蒋之奇、黄履、杨畏、吴处厚也算等新党骨干,只是因为和蔡京政见不合,全部打入元佑党籍。
章惇、曾布、黄履等人,可以说推行继承神宗法度全力以赴,打击元佑党也不遗余力,现在自己大名和元佑党并列,不知他们心里作何感想?是觉得讽刺,还是无奈?可能兼而有之吧?
佐料:赵佶为什么追赠宋哲宗儿子赵茂为皇太子,起因是蔡京想打击邹浩。
当初,赵佶刚即位,向太后召邹浩回京任职,赵佶那时也意气风发,听说过邹浩接二连三上疏哲宗,阻止册立刘氏为皇后。很是尊敬他。
邹浩进京后,赵佶特意召见了他,并对他再三赞赏勉励,最后询问邹浩,那些奏章现在哪里?邹浩心无城府,回答道:“都烧毁了!”
邹浩退出后,将赵佶接见的经过告诉了陈瓘。陈瓘听完后,跌足道:“后患就在这里啊!到时奸人随便伪造一份,谁来辨别呀?”
蔡京为了打击邹浩,采取的就是陈瓘所说的手段,蔡京在伪造的奏疏里 ,捏造陈瓘说元符皇后刘氏“并未生儿子,而是杀嫔御卓氏,夺了卓氏之子即赵茂,这事可以欺瞒天下人,岂能欺天?”。
赵佶将奏疏公之于众,刘氏吓得上表谢罪,坚称邹浩血口喷人,于是邹浩被贬。
赵佶为了安慰刘氏,即追赠赵茂为“献愍太子”。并且在第二年(公元1103年)二月,赵佶还尊刘氏为皇太后,算是给足了刘氏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