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三年,赵佶觉得,皇帝宝座稳当了,天下富裕了,钱粮满仓了,河湟收复了,体内的艺术细胞又开始蠢蠢欲动了。天下承平,此时不享受,更待何时?赵佶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但是世界这么大,怎么玩?这不用赵佶操心,因为有蔡京、蔡攸父子为他出谋划策。蔡京道:“天下供奉都为陛下所有!”
蔡攸道:“皇帝应该以四海为家,太平为乐。时光荏苒,岁月蹉跎,韶华易老,何苦操劳忧勤,自寻烦恼?”
赵佶垂听他们父子的“忠言”,真是觉得说到了点子上,特别是蔡攸的话,搔到了痒处,金玉良言啊!
为了让赵佶玩得舒心、玩得踏实、玩得心安理得。公元1104年正月,蔡京提出了“丰、亨、豫、大”理论,什么意思?这是彰显天下太平、国家富足、人们安定。既然“丰、亨、豫、大”,所以潇洒一下、娱乐一下、享受一下没问题。
于是赵佶开足马力疯狂玩。玩“花草”、玩“俊石”,玩“美人”、玩“歌妓”,玩“音乐”、玩“建筑”,玩“书画”,玩“古藏”,玩“道教”、玩“艮岳”,真是花样翻新,丰富多彩,好不快活!
为了让赵佶玩好,蔡京想尽办法搜刮民财。先铸“当十钱”,即一枚铜钱当十枚铁钱。大宋从太祖以来,诸路设置“监”以铸钱,有“折二”、“折三”、“当五”的先例,但从没有铸过“当十钱”,蔡京为了获利,蛊惑赵佶颁行。
自此盗铸“当十钱”者遍天下,一直难以禁止,造成物价飞涨。
蔡京为了聚财,于公元1104年九月,怂恿亲家江浙发运使胡师文,用当地粮仓常年购买粮食的本钱数百万缗,直接上交皇宫内库,以此获取赵佶的欢心,胡师文因此升为户部侍郎。
胡师文的行为带了一个恶劣的表率,各地猛然醒悟,原来粮仓买粮的本钱可以用来买官啊!竞相效仿。导致地方购粮本钱枯竭,农业欠收时,无钱购买粮食。当地缺粮,粮价上涨,国家粮仓没有粮食低价出售,稳定不了粮价,造成社会动荡。
所以说好政策还要好官来实施,如果让歪嘴和尚把经念歪了,老百姓势必晕头转向!
手里有钱了,玩起来才有底气。但是赵佶之前的大宋皇帝,除了真宗“封泰山”、“祀汾阴”时有些大手大脚外,基本都很节俭,赵佶作为皇位传承者,不可能不知道。因此刚开始玩的时候还有些束手束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