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向道士院伸手要封号,亘古未有!
道箓院迅速走程序,赵佶顺利册封自己为“教主道君皇帝”,皇帝变教主的,中国历史上唯有赵佶,后世称“道君皇帝”或者简称“道君”的,就是这位失心疯的赵佶了。
十二月,赵佶再加封林灵素为“通真达灵元秒先生”,另一道士张虚白为“通元冲妙先生”。秩比朝廷“中大夫”,出入有专人引导,林灵素很快膨胀起来,到后来,林灵素狂妄到了和亲王争道路的地步。他的徒弟美衣玉食者近两万人,这是一股什么势力?
公元1119年,赵佶听信林灵素,下诏将寺院改为宫观,改佛祖释迦为“大觉金仙”、菩萨改“仙人”、罗汉改“大士”、和尚改“德士”、尼姑改“女德”,换服饰,称姓氏,引起了众怒。
不久,京城暴雨,赵佶命林灵素做法消灾,林灵素刚带领徒子徒孙,大模大样徒步走上城楼,百姓、役夫见林灵素过来,争相用木棒追打林灵素,林灵素在徒子徒孙的护卫下跑了,赵佶听说这事后,知道林灵素惹了众怒,心中有所警醒。
林灵素还不知收敛,一次路遇皇太子赵桓,竟然不主动避开道路,赵桓入宫向赵佶控告,赵佶这才大怒,将林灵素遣返老家温州,命江端本通判温州,实际是监视林灵素。江端本探知林灵素在家也不老实,上奏赵佶,赵佶下诏移林灵素到楚州,诏书没到,林灵素就死了。
可见,所谓的“神仙”、神棍,很向往官爵和荣誉!一旦失去权势,也就落寞而终了。古代的林灵素如此,现代的王林也是如此!
佐料:道士是不是真的有法力,我们从《宋人轶事汇编》卷二十七“林灵素”第5条的记载之中,可以一窥端倪。
林灵素年少时期曾经在寺院给僧人做童子,但是他嗜酒成性,行为不检点。僧人用鞭子抽了他,林灵素觉得受了侮辱,发怒跑路走人,转而做道士,可能学到了一些糊弄人的本事,后来略有名声。
林灵素也喜欢舞文弄墨,不过笔札词句都粗鄙不堪,了无可观之处。后来林灵素发达了,他的徒子徒孙之中,有溜须拍马的,就帮他润色林灵素以前所写的诗词,也就稍能入目了。
林灵素被赵佶宠信后,经常登堂入室,高坐台上宣讲道法,可惜他本来属于庸夫俗子,说出来的话都是市井俚语,让听的人忍俊不禁。
有时候,林灵素在家向民间发放符水,号称为人免费治病。赵佶也会来凑热闹,在林灵素家门口临时搭御棚观看。
林灵素暗中招募几十个京师无赖,有装驼背的,有装眼瞎的,有装哑巴的,有装坡脚的。等到这些无赖吃了符水后,驼背的站直了身体,眼瞎的丢了拐杖,哑巴大呼小叫,瘸脚的能跑了。这些人哭的哭,嚎的嚎,拜的拜,说的说。一时间,欢声雷动,把赵佶忽悠得心花怒放!敬佩不已!
古往今来,怪力乱神,都是忽悠而已,切莫当真!
如果你亲眼遇到神奇的、不可思议的现象,不妨以魔术对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