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灵异小说 > 民间故事全集【1】 > 第215章 县令出行坐船,知府退避三舍,知府说:让他再得意三天

第215章 县令出行坐船,知府退避三舍,知府说:让他再得意三天(1 / 2)

 推荐阅读: 特种兵之荣耀军魂 机甲进化:开局怒揍太阳神 火影,我和纲手青梅竹马 重生1985,开局荒地六十亩 娇宠:将军家的小娘子 快穿之宿主又被大佬赖上了 我和东煌画押,萝莉控必被我抓 错爱之殇 发带女 星穹铁道:我在仙舟罗浮卖盲盒
最新网址:hbcjlp.com

杨幸生,嘉宁县知县,出身贫苦,信奉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喜欢微服私访,自以为最体察民情。

有一次,一位富商告卖水果的小贩推平板车撞断腿,有路人、旁边店铺老板及大夫作证,腿骨也的确断了。

小贩大呼冤枉,说是他往自己车子撞过来的,而且只擦到衣服,当时他骂骂咧咧走了,撞断腿从何说起?

杨知县心中疑惑,出去微服私访,从小茶馆闲汉的议论中明白了案情漏洞.

原来富商的确腿断了,却不是小贩撞伤的,而是自己与某妇人私通,那妇人丈夫突然回来,他从二楼窗户跳下,不巧跳到街边牌坊上,撞断了腿。

他告小贩撞断腿,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名声,掩人耳目罢了。

杨知县及时拆穿原告富商的阴谋,扭转案情,还了被告小贩清白,被百姓称颂。

小贩一家更是感恩不绝,跪倒在地,一口一个杨青天,还在家里和寺庙给他立了长生牌,日夜供奉。

杨知县洋洋得意,越发喜欢微服私访,下堂后,三日倒有两日乔装打扮往街头巷尾去溜达的。

这日,鸿海茶庄伙计李二来告老板钱桂年,说钱桂年污蔑自己打破珍贵的老紫砂壶,克扣工钱,还抢他女儿做丫鬟抵押,自己分辩不成,给他打了一顿,身上伤痕和其他伙计可以作证。

他解开衣裳,身上腿上一道道的,红的红,紫的紫,的确伤痕累累。

两个伙计,闪闪缩缩,说当时的确看到李二打破了一个茶壶,那是放在店铺内给客人喝茶的寻常茶壶,值不了几个钱,又说亲眼看到老板钱桂年吩咐打手打李二。

李二匍匐在地,嚎啕大哭:“青天大老爷,求你替小的做主啊,小的一家要活不下去了!可怜我女儿才十三岁,就被他抢去做丫鬟了,说是丫鬟,早晚是他小妾呀!”

杨知县唤茶庄老板钱桂年过来,只见他脑满肠肥,一身光鲜,手中还握着一只小小的紫砂壶不住摩挲,一看到李二,便满面怒容,啪的扇了李二一耳光,叱道:“好你个李二,不好好干活,跑这里来偷什么懒!”

当着自己这个知县大人的面都如此嚣张,肆意欺凌,背后还那得了?杨知县勃然大怒,令衙役将钱桂年押入大牢,听候审理,又令人去钱家把李二女儿找回,送回李家。

“大人冤枉啊,冤枉啊大人!”钱桂年吓得面如土色,大喊大叫,被拖了下去。

李二与其他两个伙计千恩万谢,彼此扶持,慢慢离开了大堂。

“去,跟上,听听他们说什么!”杨知县对陈师爷使了个眼色。

陈师爷慢慢跟上,过了一个时辰才回来,说他们三人到酒馆喝酒去了,李二请的客,买了两钱银子的卤肉下酒,说等案子完结了再请客,到时候请的快意楼。

快意楼乃是城内第一号的酒楼,传闻厨子侍奉过京城李阁老的,酒菜与价格,远胜寻常酒楼,就算杨知县请客,也得掂量掂量袋中银两轻重。

一个小小茶庄伙计,如何能在快意楼请客?杨知县起了疑心,换下官服,穿一身半新不旧的袍子,出外私访。

在几家小酒馆三转两转,听到不少人议论茶庄紫砂壶一案,发现钱桂年果真是被李二冤枉的。

钱桂年与李二父亲原是朋友,看在他父亲面上,能忍则忍,尽量照顾。可李二烂泥扶不上壁,仗着老板的关系,迟到早退,干活拖拖拉拉的,能偷懒就偷懒,手脚还不干净。

昨日钱桂年辞退他,也是因为一斤十六两的茶叶,他给人称十四两,客人回头大闹,骂他们是黑店,钱桂年身为老板,缺一赔十,给人赔了一斤四两的茶叶。

事后钱桂年召集掌柜与伙计,训了一顿,要求斤两一定要足,谁砸茶庄的招牌,他便砸谁的饭碗。

李二觉得他指着和尚骂秃驴,嚷嚷不干了,把秤砣一砸,连带旁边的紫砂壶也砸了,还扑上去朝钱桂年动拳头。

若非伙计们阻拦,只怕钱桂年早被砸成猪头了。李二女儿是上个月自愿到钱家做丫鬟的,与这桩官司毫无关系,居然也被李二攀咬了。

“你说,李二这个无赖,颠倒是非,不知在哪里蹭了一身伤痕,反过来污蔑钱老板,还有天理了!”

“呵呵,杨大人可是青天大老爷,这回怎么被李二骗了?”

“嗐,你们不知道吗?杨大人嫌富爱贫,看到有钱人就觉得人家有罪了!”

“不是说杨大人最喜欢微服私访吗?怎么不来听听咱们的说法!”

“嗐,大老爷嘛,一时兴起玩一玩,你还当他真的经常体察民情啊!”

……

听着老百姓们你一言我一句的议论,杨知县脸红了。如果不是出来这么一趟,他还真的被李二可怜兮兮的模样骗了。

他暗自庆幸,慢慢往县衙走,无意经过一个茶庄,店名鸿海,正是今日打官司的鸿海茶庄,心中一动,便走了进去。

他一身衣袍半新不旧,寻常店铺伙计见了,只会向他推荐普通茶叶,鸿海茶庄的伙计却不同,态度热情大方,不问他想买什么茶叶,而是先请他安坐,送上刚冲泡好的茶,茶汤颜色清亮,香气清远,入口清淡,饮后回甘,明显茶叶价值不菲。

他问茶叶是什么茶叶,想买一点。

伙计介绍说那是老板闲来无事自制的橄榄春,特别是特别,不值几个钱,若是贵客喜欢,可以拿一包回家喝着玩。

“咱们老板啊,喜欢茶,最喜欢以茶论友,贵客如此喜欢橄榄春,若是我们老板在的话,一定亲自替贵客冲茶。”说话间,伙计一招手,另外一个伙计送来一包茶叶,大概二两重,请杨知县收下。

杨知县并不推让,另外出钱买了一包五两银子的新茶叶。店内伙计送到门口,彬彬有礼地请他下次有空多来帮衬。

“恩,有空一定多帮衬!”杨知县心情愉快,对钱桂年的观感完全变了,打算回去后先释放钱桂年,明日了结此案。

回到县衙后院,他先去看夫人,遇到前面不远处有个女人带着仆妇转了个弯出去了,夕阳斜晖照在她头顶,一支崭新的金簪熠熠生辉。

看那女人身影举止,应该是陈师爷的太太。陈师爷薪酬不高,太太衣着简朴,日常佩戴首饰也是银首饰,为何今日突然戴上了新金簪?

杨知县心中一荡,令小厮出去打听,小厮回禀陈师爷今日出去一趟,回来后他太太便戴上了金簪。

杨知县低头沉吟,越想心里越是打鼓,连忙到房中与夫人见面,又送上两包茶叶。

他夫人姓郑,出身荥阳世家,拿过那包“橄榄春”一看一闻,便笑了:“这哪是什么橄榄春,分明是白毫银针,也就骗骗你这个村汉!”

向来只有拿不值钱的茶叶冒充值钱的,鸿海茶店偏反其道而行之,杨知县自然明白伙计们在打什么主意,不由大皱眉头。

知夫莫若妻,郑夫人与夫君相伴多年,见他眉头一动,便唤来身边一位嬷嬷一位仆妇,如此这般交代一番,让她们出去了。

晚饭前,仆妇先回来禀告,说鸿海茶庄伙计态度恶劣,对有钱人毕恭毕敬,对自己这样的下人呼呼喝喝,买了一包二两重的碎茶叶,回来后一称,不到一两半。

不久嬷嬷也回来了,说夫人料想得没错,她在街头巷尾,尤其是菜市兜了几转,听人说鸿海茶庄老板钱桂年不是什么好东西,仗着家中几个臭钱,经常欺男霸女,事后往受害女子家扔一笔钱了事。

这次钱桂年看上了李二的闺女,非要纳他为小妾,李二穷归穷,懒归懒,倒有几分骨气,拒绝了,说女儿年纪还小,又早已许配了人家,被钱桂年设下毒计,冤枉他偷盗等,又下令手下捶了一顿,闺女也被抢入了钱家,幸亏初一他老娘吃斋念佛,闺女才逃过一劫,要不早被祸害了。

杨知县汗毛倒竖,浑身发抖。他外出微服私访,知道者不多,对方竟能在他常去的小酒馆布置那么多人演戏,幕后指使者,自然是知他甚深的陈师爷。

再想到他在自己面前说什么李二请客喝酒,又提什么快意楼,给李二塑造了一个泼皮无赖的形象。

两下对证,自己肯定以为李二诬赖了钱桂年,从而释放钱桂年,严惩李二。

杨知县与陈师爷乃是同窗,怜惜他满腹才华而多年应试不中,特意请来自己身边做师爷,他也一向办事得力,事事妥帖,万万没想到,他背地里给自己设下这么一个连环套!

杨知县心里那个气呀,若非一根金簪漏了马脚,自己被人蒙骗了,李二父女白白受害。

这是陈师爷第一次颠倒黑白,还是第几次?他越想越心惊,正要传师爷来问话,外头禀告,陈师爷在书房等候多时,要见老爷呢。

杨知县过去,陈师爷二话没说,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口称死罪。

因为太太拿了金簪狂喜不已,立刻戴上前去拜见知县夫人,他知道后已经心知不妥,又听闻女仆和嬷嬷出去一趟,许久才回来,回来时两手空空,他是个聪明人,自然明白知县大人在打算什么。

杨知县将他扶起,道:“廷重兄,时隔多年了,你可还记得当年我们在南岳书院学砚塘边的誓言?”

陈师爷面如死灰。他自然记得,但他无颜再提起当年抱负与誓言。

“大人,小的刚刚收到家书,老母重病卧床,请大人准小的返回老家侍奉母亲。”

杨知县沉吟良久,道:“好!”

有一句话,他想问,但陈师爷这样说,他无须再问了。

第二天,陈师爷带着妻子坐车离开了县衙,除了来时行李,他什么都不要,就连妻子的金簪,也留在了县衙。

杨知县送出城外十里,临走前,塞给陈师爷十两银子盘缠与一包茶叶,说这茶叶与家乡水最相宜,尤其是观山的玉泉,到家后可泡茶喝一喝。

“幸生兄,请你相信,小的这样做,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陈师爷道。

杨知县握了握他的手,道:“我知道,天热路遥,廷重兄与嫂子多保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