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莫家村的孩子们,一不好好学习,就被罚跪祖坟。
夜晚黑黢黢偶尔冒绿光的坟地,倒是练出了几个胆大的孩子。
当然,这是后话了。
听了二太爷的话,村里人三三两两的咬着耳朵,没人再担心了。
既然上面都知道了,他们莫家村还怕啥?
村长也松了口气。
他心底到底还是有一丝丝担忧的,他二叔这两年年纪也上来了,万一他老人家,真真是忘了事儿,可怎么好。
还好,还好!
他二叔还是原来的二叔。
凤凰岭莫家村独臂二太爷,这名号可不是靠嘴巴吹出来的。
二太爷摆摆手,人群就三三两两的散了。
等回了家,还有不少人继续讨论着中医学堂的事儿。
“十岁的孩子,原来上小学也是混日子,认个字、算个数啥的,就顶天了,学不了啥真本事。
但以后上了中医学堂,可就不一样了。学好了,能当大夫,这可是一辈子的手艺。
村里不但不要学费,还给算两个工分!
学,必须学!”
原本,家里有半大孩子的人家还在犹豫,让不让自家十几岁的孩子去山上学中医。
闺女就算了,原本也就在家干干家务,打打猪草,很少下地的,赚不了几个工分,影响不大。
但十几岁小子就不一样了,身子骨壮实的,十几岁都能拿八个工分了。
可是广播里说了,十四岁以上的半大小子学中医的话,即便学不好,将来也会优先安排到村里药厂上班。
那以后,孩子就是工人了,直接赚工资的。
这可比下地赚工分强多了。
再说了,十四岁以上的半大孩子学中医,村里一天还给算四个工分呢。
这一下子,原本还在犹豫的人家,也铁了心让家里的半大小子上山学中医了。
俗话说,有人欢喜有人愁。
莫家村村西的一户人家,就有人正在发愁。
一大家子十口人住在一起,当家做主的是莫百山和陈氏公婆俩。
他们生了三个孩子,两儿一女。
女儿早就嫁到隔壁村去了,他们现在和儿子两家住一起。
大儿子莫千岩娶妻王大花,生了三个小子,万海、万河、万江。
小儿子莫千石小时候发烧,烧坏了脑子,智力停留在了七岁的时候。
大儿子千岩平平顺顺地娶了妻,生了孩子。
而小儿子千石呢,虽然长成了大个子,力气不小,但脑子始终是个孩子。
莫千山和陈氏整天为小儿子发愁,担心他们老两口百年之后,小儿子过不好。
虽然小儿子还有个亲大哥,但老大也要养老婆孩子的。
时间长了,即便是亲弟弟,怕也顾不上多少。
老两口正打算去西大荒那片儿,花钱给小儿子买个媳妇回来,就有人上门给小儿子说媒来了。
和媒人一块上门的,还有个二十岁的大姑娘,叫吴盼弟。
巧了,吴盼弟家就是西大荒那边的。
她名字叫盼弟,是家里头一个孩子。
听吴盼弟的名字,也知道吴家重男轻女。
也许是名字起的好了,吴家接下来,连生了三个男娃。
孩子们一年年慢慢大了,吴家夫妻就把主意打到了大女儿身上,想要从一个女儿身上榨出三个儿子娶媳妇的彩礼。
这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