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永盛报的价格只有市场价的五分之一,还明晃晃地告诉进货人,这批中药是真的,但“药性差点”!
交货时,公安当场抓捕了裴永盛。
之后,顺藤摸瓜,把东、西华头村利用药渣冒充中药制假售假的情况都掌握了个一清二楚。
两个村子,几乎家家户户都参与了,但法不责众,最终,也只是没收了村民们的违法所得,另加批评教育。
当然,两个村子的村干部们,都被撸了下去,换了人当。
而裴永盛作为主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涉案金额超过万元,他被判了十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顺泰堂的假药,周警官当时找了莫莳和木森帮忙分辨。
一事不烦二主,也因为周警官信服莫莳和木森他们,抓捕了裴永盛后,周警官仍是请了他们来帮忙。
裴家所存的药材中,并不都是假药,还是有三成货真价实的中药材在的。
这部分药材单独出来,剩余假药,都被做了粉碎处理。
公安部门还跟华兴制药厂打了招呼,以后,药厂就多了道程序,药渣都需要粉碎后,再另行处理。
以此事为例,莫莳和木森写了份报告,递交给了华夏中医药委员会。
同时,他们还利用凰岭药厂数年间积累的影响力,向政府提了建议。
双管齐下,多方发力,不久后,各大国营制药厂带头实施了药渣粉碎措施。
后来,粉碎药渣防止利用药渣造假劣药,就发展成了行业惯例。
裴永盛被判了刑,但莫莳心底一直有个疑问没弄明白:裴永盛如果只选择量少而精的贵价中药造假的话,不会这么容易被发现。
他那么聪明的一个人,却偏偏犯了贪多嚼不烂的毛病?
价低量大的甘草、茯苓、知母、地黄、覆盆子等等,但凡药渣中出现的药材,他统统不放过。
莫莳总觉得这里面有猫腻。
结案了,一些证据材料也不再保密,莫莳找周警官要来了裴永盛用药渣制售假药期间的账本。
一年时间,裴永盛光出入货就记了整整三大本账本。
莫莳,把各种中药假货的出货量、种类按月统计,制作成了一张张表格。
然后,莫莳就发现,原来最初半年,裴永盛的目光只放在了贵价中药材上,他利用药渣造假的中药种类,只有九种。
这种情况持续了半年,而从去年九月份开始,裴永盛一反常态,开始大肆造假常用中药材,数量翻了十倍,种类也多达四十五种。
有了这个发现,莫莳找到周警官,直接说了来意。
“周警官,我想见一见裴永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