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5月中旬,乌拉索国已经把守军消耗到了极限,可防线仍然完整。
乌拉索国皇帝已经充分使用了陆海军的资源,动用了这个世界攻城战的三项关键战术——突袭、炮击和封锁。
还有一项非常经典的技术还没有尝试——挖地道。
挖地道虽然非常艰苦,却是摧毁城墙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这个手段在多国的历史上,屡建奇功。乌拉索国也早就开始动工。
在木栅和碉堡的掩护下,乌拉索国的矿工人们从军队战壕后方挖掘地道,目标是250米外的城墙。
这是需要熟练技术的工作,非常辛苦,特别困难。
在冒烟的火把照明下,矿工们挖掘了狭窄的地下坑道,前进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用木料支撑地道。
巴黎特的陆墙下是坚硬的岩石,从未想过敌军挖地道的可能。
但在5月16日深夜,守军瞠目结舌地发现他们错了。
城墙上的士兵偶然听见城墙内的地下传来敲击声和模糊的说话声。
地道显然已经从城墙底下穿过,乌拉索国的工兵们将要在城内挖出一个秘密入口。
守军很快将这个消息上报。
指挥官们慌忙召开了一次会议,然后再选出负责人,来应对这个新的威胁。
临危受命的人是单于利利。
49星曾建造地下城,他对坑道作业相对熟悉,
他根据敌人挖掘地道的声响判断出了地道的位置,然后偷偷地快速挖掘了自己的地道。
他领着守军有着出其不意的优势。
他们在黑暗中冲进敌人的地道,出其不意杀死敌军,再重新堵住地道。
地道带来的威胁让守军彻底丧失了城墙带来的安全感。
从此以后,守军特别小心谨慎地寻找敌人挖地道的迹象。
单于利利开创了当时防御地道的标准战术。
巴黎特的工艺品精美如同艺术品,他搜罗了一些轻巧的铃铛,再城墙附近每隔一段距离就挂上,如果哪里有声响,说明附近有震动。
然后再端上一碗水,然后根据声音的大小和水的波澜大小确定地道的位置并出击。
随后的日子里,双方在地下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斗争。
这场地下战斗需要特别的技术和纪律,是在光天化日之下争夺城墙和铁链的斗争之外的第三条战线。
5月16日之后的几天内,巴黎特的工兵们没有发现敌人的任何新动向。
5月21日,他们发现了一条新地道。
它同样从城墙地基下穿过,目的是在城内打开一个入口,好让部队溜进城来。
单于利利的部下拦截了这条地道,乌拉索国士兵们从地道撤退。
后来双方就在黑暗的地下进行了一场打地鼠的游戏,战况非常惨烈。
次日傍晚,守军在一个小城门附近发现了敌人的又一条地道,对其予以拦截。
他们用火把地道内的工兵活活烧死。
几个小时后,有震动表明,附近还有一条地道,这条地道很难拦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