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地道内的支撑木梁自行垮塌,底下的工兵全部死亡。
乌拉索国的矿工们不知疲倦地埋头苦干。
每天双方都要在地下交锋。
每一次巴黎特人都要挖掘自己的地道,然后仔细监听,找到敌人地道的位置,再用烟把乌拉索国人熏死在地道内,有时用恶臭的东西;有时他们向地道内灌水,还常常与敌人工兵展开肉搏战。
在地道战继续进行的同时,乌拉索国的工兵们在地上还实施了另一项不同寻常而且完全出人意料的工程。
5月19日拂晓,守军的哨兵们开始准备一天的战斗,越过敌人帐篷海洋的远方眺望,被自己目睹的景象惊得目瞪口呆。
在他们前方十步远的地方,也就是壕沟边上,屹立着一座巨大的攻城塔,其高度超过外堡的城墙,竟不知如何在一夜之间从哪里冒了出来。
这座攻城塔带着轮子,现在对城墙居高临下。
攻城塔的骨架由坚固的木梁组成,覆盖着骆驼皮和双层木栅,以保护内部的人员。
塔楼的下半部分装满泥土,外面一圈筑有土墙,大炮或者火枪的弹丸都难以伤它。
这座活动攻城塔内的各层之间有梯子相连,梯子也可以用作连接攻城塔和城墙的桥梁。
一夜之间,大量劳工还在攻城塔背面修建了一座有防护的提道,乌拉索国的士兵们可以安全地从攻城塔走到军营,不用害怕子弹、弩简或小型火炮发射的石弹。
守军士兵们争相跑上城墙去观看这令人难以置信的景象。
这座攻城塔是专门为了填满城墙前棘手的壕沟而造。
在攻城塔内,众多士兵在挖掘泥土,并通过防护层的小口子将泥土抛入前方的壕沟。
他们一整天都在这么苦干。
同时,攻城塔高层的弓箭手向城内射箭,为下面的人提供掩护。
乌拉索国军队的做事风格具有浓厚的杜涵色彩——秘密筹划、规模宏大,训练有所、执行起来速度奇快。
攻城塔给守军造成的心理震慑是极大的。
乌拉索国军队的足智多谋和资源的取之不尽对守军来说是个不断再现的噩梦。
攻城塔的威胁是非常明显的。
它就在守军眼皮底下把壕沟渐渐填平了,弓箭手的掩护火力则使得守军难以做出回应。
到黄昏,乌拉索国军队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
他们用木材、干树枝和泥土填平了壕沟。
攻城塔内的人推动它继续接近城墙。
如果这座居高临下的攻城塔再运作一天,后果将不堪设想。
守军决定当机立断——
天黑之后,守军在城墙后准备了成桶的火药,点燃引倍后将其从城墙上推向成城塔,立刻发生了一连串的大爆炸。
大地突然像雷鸣一般震动,攻城塔及其人员被掀上云霄。
人和木料从高处飞落下来。
守军还从城墙出击,对幸存者大肆屠戮,将死尸和被推到城墙附近的其他攻城武器——长长的攻城锤、带轮子的云梯、附有防御塔的大车……一起烧毁。
乌拉索国皇帝从远处目睹了这次失败。
攻城塔面对火攻显然太脆弱,乌拉索国军队没有再重复对它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