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炮再次猛烈开火,较小的火炮也加入战斗。
此时炮手们对射击模式已经驾轻就熟。
炮击还伴随着呐喊声和响板的敲击声,以威慑城内的人。
很快,又有一段城墙倒塌了。
守军要等到夜间才能修补城墙,但这一次,乌拉索国人在夜间也继续炮击,导致守军无法封闭这个缺口。
次日早上,大炮继续对城墙基部狂轰滥炸,又打垮了相当长的一段。
乌拉索国军队持续炮击了一整天。
晚上7点左右,他们向城墙突破口发动了一次排山倒海的进攻,像往常一样大呼小叫、鼓乐喧天。
远方金角湾的水手们听到了狂野的呼喊声,担心乌拉索国舰队也会相应地发动进攻,紧张地做好了战斗准备。
成千上万的乌拉索国士兵越过壕沟,冲向突破口,但此处非常狭窄,兵力优势发挥不出来,他们在强行猛冲的过程中踩倒了不少自己人。
谢二领兵冲上去迎战,突破口处爆发了一场绝望的肉搏战。
敌方的指挥官擒贼先擒王。他凶猛地向谢二进行砍杀,谢二险些丧命。
但尼克猛地从城墙上跳下,挥舞着大刀,将敌军从腰部斩断成两截,才将谢二救下。
新的一批敌军再次冲上来——
新的指挥官依旧将目光锁定在谢二身上,哪怕身为敌军,他也知晓谢二的大名。
杀了谢二,攻城的压力将大大减小。
敌军将领立即拔出利剑,向谢二猛攻,被尼克拦住。
尼克代替谢二和敌军进行一对一的战斗,双方刀刃相撞,炸开火花,“铮”地一声震得敌人手臂发麻。
尼克借此机会一跃而上,砍到敌人的肩膀,靠极强的臂力将人劈成两段,温热的血液霎时溅他满脸。
乌拉索国士兵们看到指挥官战死,不禁火冒三丈,将尼克团团围住。
尼克见状不妙,趁机转换战地,将这些人交给其他守军。
这场鏖战持续了三个钟头,但守军坚守住了战线。
战斗渐渐平息下来,为了阻止守军封闭缺口,大炮又开始咆哮。
谢二领着和疲惫不堪的守军士兵们在黑暗中努力重建临时壁垒。
由于城墙遭到轰击,他们不得不在比原先位置更靠后的地方修建土木壁垒。
城墙坚持住了,却非常勉强。
战争依然在继续。
对守军来说,炮击、进攻和修补城墙的循环越来越模糊不清,世界如同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每个人都麻木得失去情绪,一切的血,都化为了平平无奇的事。
5月11日,除了陆墙遭到相当规模的炮击,陆上和海上都很平静。
5月13日,一些乌拉索国人来到城墙下,发动了小规模袭扰,但除了不幸的城墙遭到持续轰炸之外,白天和夜间都没有发生什么重要的事情。
守军的伤亡持续增多,可这也成了一件很平常,他们司空见惯的事情。
他们不再悲痛,不再愤怒,如同行尸走肉般。
[1]出自《君士坦丁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