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辽
穆修:“惟帝之雄,使天济其勇尚延数年之位,岂强吴、庸蜀之不平!” [166]
苏洵:“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曹操有取天下之虑,而无取天下之量;玄德有取天下之量,而无取天下之才。” [165]
司马光:“王知人善察,难眩以伪。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与敌对陈,意思安闲,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气势盈溢。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豪不与。用法峻急,有犯必戮,或对之流涕,然终无所赦。雅性节俭,不好华丽。故能芟刈群雄,几平海内。” [85]
王安石:“功名盖世知谁是,气力回天到此休。何必地中余故物,魏公诸子分衣裘。” [87]
张耒:“草昧群龙斗,英雄接上游。吴卑青盖伏,蜀陋葆车留。挟汉临诸夏,中原半九州。人惊吕布缚,谁信本初忧。天作西南限,时方割据秋。力终回赤壁,功止霸诸侯。历数知归禹,乾坤正造周。事商完夙志,传子岂人谋。铜雀佳人恨,西陵拱木秋。千年故乡庙,歌舞荐牢羞。” [232]
赵鼎臣:“慷慨勤王始,艰难创业初。英辞传乐府,妙略布新书。逐鹿功虽在,藏舟计已疏。一朝空繐帐,爱子竟何如。” [233]
王彭:“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 [152]
何去非:
曹公逡巡独以其智起而应之,奋盈万之旅,北摧袁绍而定燕、冀;合三县之众,东擒吕布而收济衮;蹙袁术于淮左,彷徨无归,遂以奔死。而曹公智画之出,常若有余,而不少困。彼之所谓势与勇者,一旦溃败,皆不胜支。然后天下始服曹公之为无敌,而以袁、吕为不足恃也。至于彼之任势与力,及夫各挟智勇之不全者,亦皆知曹公之独以智强而未易敌也,故常内惮而共蹙之。 [86]
言兵无若孙武,用兵无若韩信、曹公。武虽以兵为书,而不甚见于其所自用。韩信不自为书,曹公虽为而不见于后世。然而传称二人者之学皆出于武,是以能神于用而不穷。窃尝究之,武之十三篇,天下之学失者所通诵也。使其皆知所以用之,则天下孰不为韩、曹也?以韩、曹未有继于后世,则凡得武之书伏而读之者,未必皆能办于战也。 [86]
李纲:“曹瞒黠如鬼,嗜杀犹虎狼。” [117]
周紫芝:
曹瞒举汉鼎,一目窥九州。凌轹欺孤儿,大蒙口舌羞。 [116]
魏武独何为,屡下禁酒约。兵戈缠九州,猜忌恣暴虐。堂堂孔北海,醉语杂谐谑。斯人犹杀之,四海何由廓。 [234]
王十朋:“董吕袁刘电扫空,阿瞒独步骋奸雄。岂知权备皆人杰,未肯全将鼎付公。” [235]
洪皓:“长笑袁本初,妄意清君侧。垂头返官渡,奇祸怜幕客。曹公走熙尚,气欲陵韩白。欺取计已成,军容漫辉赫。跨漳筑大城,劳民屈群策,北虽破乌丸,南亦困赤壁。八荒思并吞,二国尽勍敌。四陵寄遗恨,讲武存陈迹。雉堞逐尘飞,浊流深莫测。回首铜雀台,鼓吹喧黾蝈。” [167]
胡寅:“曹操伪定一时,名在英雄之列,夷考其事,乃真小人耳。虽暴戾强伉,杀人不忌,至其病亡,子孙满前,咿嘤涕泣,留连妾妇,分香卖履,区处衣物,平生奸伪,死乃尽见。” [204]
陈长方:“彼曹氏者所以大得罪于天下,正在反覆谲诈移汉之神器而已。然其始也,犹以安汉为名扫平盗贼,尊奖王室,假仁义以行其奸,故能有济。” [229]
洪适:“曹瞒好发丘,凶德比夷虏。” [118]
姜特立:“可笑曹瞒空狡狯,西陵作伎一何痴。” [119]
朱熹:
曹操合下便知据河北可以为取天下之资。既被袁绍先说了,他又不成出他下,故为大言以诳之。胡致堂说史臣后来代为文辞以欺后世,看来只是一时无说了,大言耳。此着被袁绍先下了,后来崎岖万状,寻得个献帝来,为挟天下令诸侯之举,此亦是第二大着。若孙权据江南,刘备据蜀,皆非取天下之势,仅足自保耳。曹操用兵,煞有那幸而不败处,却极能料。如征乌桓,便能料得刘表不从其后来。……曹操自是贼……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 [88]
曹操作诗必说周公,如云:“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又《苦寒行》云:“悲彼东山诗。”他也是做得个贼起,不惟窃国之柄,和圣人之法也窃了!诗见得人。如曹操虽作酒令,亦说从周公上去,可见是贼。如曹丕诗,但说饮酒。 [114]
辛弃疾:“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182]
元好问:“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 [184]
明清
张羽:“促路蜉蝣短,雄心日月长。玉床飘繐帐,犹自恋余香。” [236]
罗贯中:
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文章有神霸有气,岂能苟尔化为群? [89]
向帐明知非有益,分香未可谓无情。 [89]
江源:“魏武窃神器,鼎分汉土宇。陋哉无远图,筑台贮歌舞。台榭纷绮罗,婵娟竞媚妩。我窥奸雄心,乃欲传万古。胡为不五世,九庙已焦土。歌舞能几时,欢娱变凄楚。松柏生悲风,西陵已无主。多少分香儿,谁知属典午。” [237]
顾清:“乱来天意长奸雄,一语深投月旦公。岂谓三袁尽河北,更教诸葛起隆中。烟消赤壁沉雄俊,树冷西陵怨女童。不及人狼祖馀知,化牛犹得占江东。” [238]
卢楠:
魏武建雄图,虎视何壮哉。 [239]
奸雄窃神器,霸王气并吞。 [240]
佘翔:“魏武奋鹰扬,群策皆披靡。” [241]
张溥:“孟德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兼草书亚崔张,音乐比桓蔡,围棋埒王郭,复好养性,解方药,周公所谓多材多艺,孟德诚有之。……汉末名人,文有孔融,武有吕布,孟德实兼其长。” [168]
曾曰唯:“其人为霸则有馀,其诗为帝非不足。大风之歌秋风辞,视之魏武竹弟肉。数千年来魏及唐,杜甫曹操相低昂。白也慷慨孙郎比,东西争帝将雁行。” [242]
田雯:“对酒当歌音节古,阿瞒到底是词雄。” [243]
陈祚明:“孟德天分甚高,因缘所至,成此功业。” [185]
蒋士铨:“魏武一世雄,谈笑制袁绍。” [244]
沈在廷:“魏武英灵一代雄,许昌城堞霸图空。生前吴蜀心思并,死后师昭恨不穷。” [245]
爱新觉罗·弘历:“将为周文久蓄逆,故恶荀彧杀崔琰。” [249]
赵翼:“操起兵于汉祚垂绝之后,力征经营,延汉祚者二十余年,然后代之。司马氏当魏室未衰,乘机窃权,废一帝、弑一帝而夺其位,比之于操,其功罪不可同日语矣!” [113]
许咏仁:“阿瞒心术苦难明,青史原来有定评。赎蔡文姬关友谊,杀杨德祖忌才名。赋诗横槊英雄气,卖履分香妇女情。疑冢筑为七十二,不知何处是佳城。” [246]
近现代
易顺鼎:“酒边横槊慕周公,朝露何殊咏大风。海内人才归许下,谯东精舍等隆中。儿沉朱李招群彦,客煮青梅论两雄。痴绝分香兼卖履,西陵萧瑟雀台空。” [181]
许南英:
瓜分豆剖鼎将移,太息桓、灵不可为!乱世孝廉为国贼,当途谶纬属佳儿。文章岂特祢衡死,经济难瞒许邵知。我笑将军争汉土,葬身何地至今疑。 [247]
铜台高矗漳江湄,卖履分香有女儿。千古奸雄皆欲鬼,一家子弟尽情痴。竟因求士拘徐母,未必怜才赎蔡姬。我为二乔夫婿恨,空文亦受老瞒欺。 [248]
孙中山:“我等之兴中会,便是汉朝之刘备、诸葛亮,今之满洲皇帝,便是曹操、司马懿。” [150]
黄摩西:“魏武雄才大略,草创英雄中,亦当占上座;虽好用权谋,然从古英雄,岂有全不用权谋而成事者?” [185]
李宗吾:
三国英雄,曹操其首也,曹逼天子,弑皇后,粮罄而杀主者,昼寝而杀幸姬,他如吕伯奢、孔融、杨修、董承、伏完辈,无不一一屠戮,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其心之黑亦云至矣。 [230]
夫厚黑之为学也,其法至简,其效至神;小用小效,大用大效。沛公得其全而兴汉,司马得其全而兴晋;曹操、刘备得其偏割据称雄,炫赫一世。” [230]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169]
毛泽东:
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 [188]
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 [186]
曹操的文章、诗,极为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应当学习。 [186]
我还是喜欢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 [186]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187]
曹操题跋像,取自明天然撰赞,弘治十一年重刻本《历代古人像赞》
毛泽东曾批评曹操两个缺点:曹操打过张鲁之后,应该打四川。刘晔、司马懿建议他打。曹操不肯去,隔了几个星期,后悔了。毛泽东以此为例批评曹操刚愎自用,不能采纳良策。此外,毛泽东还曾批评曹操不能严于律己。《三国志》中的《武帝纪》中,讲述曹操“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毛泽东圈画了这一段,并写道“赤壁之败,将抵何人之罪?”赤壁之战,是曹操亲自领军,亲自决策的一个重大失误。曹操却又未能自罪,可见他宽己严人,处事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