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康宫的嬷嬷候在御书房外,听到里面传来的争吵声,面露忧色。
“请父皇收回成命,儿臣告退。”容辞沉着脸阔步走出御书房。
见穆王出来,玉嬷嬷站在御书房门口的阶下,垂眸道:“殿下,太后娘娘请您与郡主到寿康宫一趟。”
容辞闻言,眼神淡淡地扫了她一眼。即使玉嬷嬷不来,他也是要到寿康宫请安的。
容辞幼时丧母,父皇不喜他整日郁郁不欢,太后不忍,便处处对他多加照拂,母妃过世时,他一直守着云汐宫不走。太后耐心将他哄到寿康宫,亲自带在身边教了两个月。
可寿康宫毕竟是太后荣养之地,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太监与嬷嬷在伺候,太后想让他与同龄人多相处,思来想去,还是元妃最适合。
于是,容辞在八岁半时,便搬到元妃宫里与容灏共居一殿。
他自出宫后,不管是外出游历,还是凯旋而归,从太和殿出来后,都会到寿康宫给太后请安。
他越过郑显与玉嬷嬷的头顶,看向站在二人身后的宁筠儿。
一袭鹅黄衫裙,身形单薄。
她恰好抬起头,二人视线对上,宁筠儿欲言又止:“殿下……我……”
容辞打断她的话,向玉嬷嬷颔首:“有劳嬷嬷。”
玉嬷嬷顿时眉眼舒展,这就是宫人们都喜欢与穆王殿下打交道的原因了,他从来不会无故迁怒下人们。
玉嬷嬷做了个请的姿势。
宁筠儿只能跟在玉嬷嬷身后往寿康宫去,容辞走得很快,没有半分想与她同行的意思。
纵使之前做好了被冷待的准备,可当真的发生时,心里还是难免酸涩。
容辞刚进寿康宫便闻到一股浓重的药味,他皱眉问道:“祖母病了?”
玉嬷嬷正在斟酌如何回话时,另一个嬷嬷已经开口了:“殿下终于来了,太后娘娘这两日头疾忽然加重,整日盼着殿下回来呢。”
宁筠儿跟在玉嬷嬷身后,心中了然。
太后坐在软榻上,一边以手撑额,面色苍白,一边招手示意容辞过来。
容辞快步走到太后面前,下跪请安:“皇祖母,孙儿回来了。”
宁筠儿也跟着跪下。
太后用余光瞄了眼面前一双登对儿的小年轻,越看越中意。
她看归看,还是不忘专心装病,沉沉叹气后,声音虚弱:“辞儿,到祖母跟前来,祖母瞧瞧。你这孩子,一去就是好几个月,哀家只能与筠儿在寿康宫里求菩萨多保佑你。”
容辞略为动容:“孙儿多谢祖母惦念。”
“玉嬷嬷,祖母病得这样厉害,快去请太医来看看。”
太后唇边笑容一僵,忙道:“太医刚走,药也喝了,这是老毛病了,无碍。”
容辞神色凝重:“老毛病就更得根治了,祖母您稍候,孙儿去太医署将那些太医都请过来,重新给祖母请脉治病。”
他虽不擅医术,可也在民间与军营待了许久,见过的病人不少,是不是真的生病,他一眼便能区分出来。
寿康宫中的药味虽浓,却浮浮沉沉,时有时无。
不像是自然浸了两日,倒像是临时才折腾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