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木鸿乐意,但木氏就不乐意了。
等木鸿回到家,木氏惊讶:“你怎么回来了?今日休沐?”
“没有。我打算换间私塾。”
“什么?”木氏腾地站起来,“那你现在不去学堂了?”
“找到新私塾再去。”木鸿把私塾里发生的事说了一遍,“反正封氏族学里氛围不好,再待下去我也学不进。”
他说完就拎着书袋回了屋里。
木氏心急,怎么这么儿戏,才上了两天学就又不去了,现在私塾好找吗?
而且阿鸿又没有和其他同窗有矛盾。
还有,不说给先生送的衣裳,就是束修她也交了整整五两银子呢,都打水漂了?
等苏仲韬回来,木氏就不开心道:“你儿子不去私塾了。”
苏仲韬擦汗的动作顿住,“发生什么了?”
木氏简单说了下,然后抱怨:“这么拖拖拉拉的,阿鸿的学业不知道又要落下多少。”
苏仲韬:“之前都落下那么多了,还差这几天?而且不是都说了吗?芫娘会帮着找,她认识的人多,肯定能找到个好些的。”
“那还有束修呢,就这么白给他们了?”
“芫娘肯定会要回来的,阿鸿没说其他的?”
“没有。说完自己不去私塾就钻屋里去了。”
苏仲韬:“阿鸿心里肯定有数,先看看怎么处理吧。”
木氏丢下手里的活,“行了,你也甭说了。”
就知道听外人的。
苏仲韬摇头,把汗擦了进屋。
苏芫立刻四处打听起来,问了街坊邻居,又问了医馆里的大夫,连前来看病的病人,苏芫也问起他们家里的孩子进学去的哪里。
“苏大夫?”
苏芫抬头,原来是姚氏,“姚姐姐来了?”
姚氏打量了下医馆,“你这医馆不错,开业有段时间了吧?”
“对,是来抓药的吗?”
姚氏点头,拿出了上次苏芫给姚氏妹妹丈夫开的方子,“麻烦再抓两副。”
苏芫接过递给了柱子,“你妹妹怎么没来?”
“裕华她呀,唉。”姚氏拉着苏芫去了角落处,聊起天来,“她们夫妻俩又闹起来了,我那个妹夫吃完一副觉得没用就不想再吃了,不管裕华怎么劝就是不听,继续找小妾耍去了。”
姚氏说着气愤起来,“裕华也是个怂的,不敢拦不敢劝了,你看,现在连药也要我来抓。”
这样她拿药去,妹夫就算不情愿也多少给她这个妻姐一点面子。
苏芫无法理解姚裕华的脑回路,脱口道:“过不下去怎么不和离?”
为这么个男的何必呢?
姚氏一愣,苦笑:“我们的婚姻是结两姓之好,这辈子都不可能和离的。”
苏芫已经为自己刚才的话懊恼了,“我刚才就是太激动了,你别放在心上。”
姚氏对自己妹妹同样恨铁不成钢,但是这日子只能这么凑合着,最好是能有个自己的孩子,所以才会让妹妹积极看病吃药,有了孩子以后也有依靠。
她道:“换了我,也不喜欢这样的婚姻。好在我和夫君感情还不错,加上有小旭在中间润滑,对他就更包容了,平时不容易有大矛盾。”
“唉,我和你一个未出阁的姑娘说这些做什么?你在应天府过得还好吧?”
“挺好的,你住哪儿呢,得空我上门认认。”
姚氏说了,她觉得和苏芫还挺投缘的。
苏芫想到小旭的年纪,忙问:“小旭现在是请了先生开蒙,还是去私塾?”
姚氏:“去私塾,应天府有个大儒招收学生,束修也不贵,你家里是不是也有要读书的?”
“对,我弟弟他们年纪也到了,是该去启蒙了。”
姚氏便无保留的把私塾地址和大儒地址告诉苏芫,让苏芫这两天就带着弟弟过去,大儒是要挑人的。
苏芫忙记下,又道谢。
柱子拿了药包交给姚氏的丫鬟,姚氏见了,“行了,我还得去我妹妹那里,就不多留了。”
苏芫把人送走,才返身回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