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一下吃三副会不会有问题?”他有点担心过犹不及。
苏芫笑:“不吃药,我看那人办不了事。”
柱子脸有点红,“姐,你一个姑娘家……”
“我是大夫,有什么不能言的?”
木澜觉得好笑又害羞,抿着唇笑起来,模样挺可爱。
苏芫:“你就该多笑笑,澜娘,最近学得怎么样了,柱子有没有认真教?”
木澜点头:“有的,柱子哥很尽心。”
苏芫转头一看,柱子仰起脑袋,一副等着夸的模样。
她道:“干得不错。”
要马儿跑得快肯定得让马儿吃得饱。
柱子果然笑咧了嘴,“姐,您就放心交给我吧。”
一回到家,苏芫就从鲁老汉手里收到了周殊的第二封信。
原来他到了吉淮县后给她写来的。
说的是消息走漏,县衙已经人去楼空,易溪也不见了踪影,他顺手在路上扫荡了绝大部分的流匪,剩余的大约也跟着跑了。
苏芫叹息,看来易溪太警惕了。
周殊这一次带着大队人马,一旦出现在周围,肯定已被提前察觉了。
这样也好,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一座县城。
这样一路南下应天府的路上就安全了不少。
既然知道了周殊在哪里,苏芫忙写了回信,加上上次的一起封在一个信封里,跑去找董澄。
“你帮我把信送出去吧?”
董澄二话不说就接过,“没问题。”
苏芫:“你现在就待在这里守着应天府吗?”
董澄摇头:“过段时间,等北境的官员都来了,我就得跟周小将军打海州去了。”
苏芫:“那北境官员什么时候南下?”
董澄不大确定,“怎么说也得半个月之后吧?”
苏芫大致明白了,北境那一摊子事没那么快处理完。她本想着趁北境大批人南下,她让小叔去把村里人接来呢,人多就算还有零散流匪还是能应付的。
等回去,苏芫就问起庄子上的事。
苏季武:“按你说的,已经在建房舍了,要不要再打一个蒸馏锅?”
“现在产量这么大了?”
“也还好。”苏季武突然压低声音,“你说我们干脆低价批发一些给外地的客商让他们回去卖怎么样?”
苏芫竖起大拇指,“好主意,有人选了吗?批发价定价几何?批发量占产量多少?”
她一连问几个问题。
苏季武沉吟半晌,“倒是有几个南边的客商问过,他们直接走水路,有的甚至卖到岭南去,一路上花费心思比较多,所以他们能承受的价不高。我只打算最多拿出三分之一给他们。你觉得怎么样?”
苏芫便又把自己的想法也说了,南方北方的客商都得找,同一地来的就只要一个批发商就够了,多了还容易内耗,不值得。
而且产品还得区分各地气候等条件,出专供产品等等。
于是苏季武的计划表上又多了不少待办事项。
约定的时间一到,苏芫就去封氏族学里要钱了。
三个孩子总共交了十五两,那些送出去的礼已经成了二手货就不要了。
封氏族长亲自来了:“我那孙子给你们添麻烦了。这是十五两,你都拿回去。”
话虽这么说,但一点抱歉的意思都没有。
苏芫看他没什么诚意,没多话,拿了钱就走。
封氏族长冷哼:“不知天高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