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听到曹化淳的话,脸色一变,随后恢复常色,说道:“既然是义父要求,小女子自当听命。”
曹化淳笑着点头。
他刚到江南时,本想着把南洋舰队的事情办完,就能跟着李华梅回京。
到时候不仅为朝廷做了实事,算是能扭转一点自己在朝廷大臣心中的形象,也能再讨好一个后妃,算是狡兔三窟。
只是没想到,这李华梅居然在舰队中搞得风生水起,都出京一年多,居然还没有回京的意思。
曹化淳几次旁敲侧击,都没能让她回心转意。
于是他只好退而求其次,打算令给皇帝找几个好“老师”,帮他提升一下知识水平,顺带着,也让皇帝还能记得自己。
曹化淳微笑着说道:“宫中规矩倒是不少,等会儿我派两个嬷嬷过去,好好教一教你。”
柳如是淡淡点头,随后转身离去。
看着她的背影,曹化淳想到:“可惜我在江南找寻一圈,竟然只找到这么一个合适的。”
此时,皇宫之中,朱由检正在批阅奏折。
他带着大半个朝廷南下,顺天府那边只能处理些军务,大多数奏折都得转到朱由检这里。
所以他虽然出京在外,但也没有清闲多少。
过了一阵,朱由检看到一份奏折,上边提到春耕事宜,他突然抬起头,开口问道:“西域那边可有什么消息?”
既然大明这里都开始春耕,想来中亚前线也到了春天,也到了重新开战的时候。
王承恩守在一旁,听见皇帝这问话,赶忙开口道:“昨天才有封战报,说是西域又有大雪,天寒地冻。”
朱由检轻轻点头,知道从中亚前线,要把奏折送到顺天府,就需要三十三、四天,再转送到江南,又需要花上几天工夫。
所以那奏折上说天降大雪,讲的是一个月前的事情,当时才刚出腊月,倒也不算离谱。
朱由检说道:“想来西域那边,马上就要重启战端,你记得提醒朕,给陕甘各地发文,令他们向西域转运粮草。”
王承恩点头,说道:“陛下放心,小的可不敢忘。”
朱由检听到这话,这才伸了个懒腰,把眼前的奏折一推,说道:“到了江南,本想着能清净几日,没想到这奏折还更多了些。”
王承恩眼珠一转,对朱由检说道:“陛下,您不如微服出宫一趟,欣赏一下金陵美景?”
朱由检听到这话,倒还真来了兴致,对他说道:“你都有什么安排?”
王承恩嘿嘿一笑,说道:“陛下放心,小的早打听好了,据说秦淮河附近风景正好,可以一观。”
听到秦淮河这三个字,朱由检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斜看了他一眼,说道:“朕又不是宋徽宗!你是不是还要建议朕在宫中挖一条地道,然后钻出去私会李师师啊?”
王承恩赶忙说道:“陛下,小的只是想让您去看看秦淮夜景,可没有劝您去烟花柳巷的意思啊。”
不过他心中却想到:“咱们大明从成祖朝开始,就盛传,说这应天的皇宫下边有地道,当年朱允炆就是从地道跑出去的。”
“现在听皇帝这意思,莫非这里还真有地道?”
但这心思他只敢在脑海里转一圈,并不敢说出口。
朱由检看见王承恩的样子,才开口说道:“如此就好,朕乃天子,哪里能流连那种地方呢?”
王承恩立刻点头:“陛下说的是,是小的草率了,本该是把找几个清倌人送到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