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中疑惑:\怎么突然要去热处理车间?\
周兴然咳了咳嗓子:\你们还记得四年前吗?航空学院做的那架\u0027平城一号\u0027。\
小组里的人脸上露出追忆之色,1958年秋天,他们这一批新生还刚刚步入大学,还没上几天学,平城航空学院就做了一件震惊世人的举动:航空学院\飞机制造专业\的大五学生制造出了一架飞机!
这架飞机被叫做\平城一号\,不但制作出来了,而且试飞成功。
听说这个飞机虽然有航空学院的老师指导,但主力军确实是那一届进行毕业实习的学生。
也就是说他们的毕业作品是一架飞机。
顶不顶?太顶了!
\平城一号\还不是最厉害的,\平城二号\是枚火箭,几乎和\平城一号\同时成功。
没错,这也是航空学院干的。
当时这件事传出来以后,不知引得多少学生羡慕,每个学生都梦想着也能在毕业实习时达成这么伟大的一个成就。
周兴然看着他们的神色说:\你们难道不想有一个记忆深刻的毕业实习吗?不想有一个五十年后再想起来都还能感觉骄傲的经历吗?这都毕业了,再不做点什么,可真来不及了。\
这是他的真心话。
前世他就是一个安分的穷学生,不想去任何一个有丝毫风险的尝试,也没有资格尝试,他只想安稳的毕业,然后上班等死,他的一生就是这么的平平无奇。
但是这个时代不同,是压抑的,也是异常活跃的、有生机的,百废俱兴,一切都可以尽情的去尝试,所有人也都鼓励你去尝试,一个崭新的时代等在你去创造,周兴然只要一想想就感觉浑身都充满了力气!
\咱们可是华庆大学啊,平城航空学院到今年才建校十年,而且它还是我们航空系分出去的。\周兴然不断火上浇油道,\咱们这样也算是\u0027主校区\u0027吧,没有人家\u0027分校区\u0027厉害也不能被拉太远吧。\
周兴然几句话问的小组里的人面色都潮红起来,陈建中给了他一拳:\嘿好家伙,这话说的,谁不想啊,在这给我们上眼药呢。\
\嘿嘿。\周兴然笑起来,\我这不是发现了一个好机会嘛,想拉你们入伙。\
组里的姜向明问:\是什么?\
周兴然:\热处理车间缺少一个淬火机床,他们一直想要一个瑞士自动淬火高精淬火压床,但是厂子里的资金又不够,这件事就这么一直拖着。\
\我这几天反复的想这件事,发现咱们完全可以研发一个替代品,虽然可能没有瑞士买来的那么精准,但也能使淬火成功率提高20%以上,怎么样?\
陈建中眼睛一亮:\有把握吗?\
周兴然既没点头也没摇头:\有点思路了,但最后能不能成功还得一点带你去试。\
\而且咱们不是还有毕业论文要写吗?咱们论文就要照这个方向来怎么样?\
组里的成员石高雅听完以后直接道:\我同意!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咱们的论文也算是经过实践检验了。\
朱怡宁也跟着点头:\高雅说的对。\
陈建中:\我和朱怡宁想法一样。\
组里的其他人纷纷表示赞同。
周兴然看他们这个样子,握拳猛的一挥:\好,那咱们就这么说定了!不过,丑话先说在前面,咱们就算研发成功了也比不上53届的航空学院学长学姐们哈,你们可不能怪我。\
毕竟能打败手搓火箭的大概只有手搓核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