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心里何尝不这样想?一个个都热情高涨,有打扫场地的,有摆放工具的,有检查炉体、炉壁、炉盖的,有调试倾炉机械的……忙得不亦乐乎。
不到数日,炉具、器械等全都整饬一遍,于是乔载智带人先去看原料,经过精挑细选,才让人装料进炉。
底料陆续运过来,然而尚未铺就,就有厂里的采办来说,库存原料不足,急需进货。乔载智很诧异,说:“我才领着人看过库房的,库存充足。”
采办忙说:“是江南铁厂伸手来借,按照朝廷敕令,把原料调运走了。”
乔载智大急,让采办速速采买原料。采办爽快地答应了,却伸手向他要钱。
乔载智诧异地问:“你采买原料,自去采买就是了,找我何来?”
采办却说:“哈,您老说得轻松。您老要不给钱,小人拿什么采买?”
乔载智懵了,问:“上次装炉炼钢,难不成也是主持炼钢的人出钱买料吗?”
买办说:“所谓彼一时此一时也。那时有料,如今库存不足,小人禀过会办大人,会办大人急忙上折子要银子,那个怕是遥遥无期。小人听说您老立了军令状的,怕您受罚,所以请您的示下,您看是进料还是不进料?进料您得想法筹银子。”
乔载智这才意识到事情不妙,忙跑去问厉会办,厉会办捻着胡须说:“原料调走了,我也没法。可也怪你,也不问问朝廷政令的走向,就催着炼钢。这下咋办?你签了军令状的,把工匠们也都搅动起来了,还铺了底料,犹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若炼不成,枉费这么多人力物力,任打任罚可是你说的,把你下大狱也是轻的!”
这下乔载智傻眼了,他本以为只要管好工艺,足可炼出好钢的,谁料却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他再三央告厉会办从速向上要银子,厉会办皱眉头说:“我何尝不着急?已再三递折子了。可是如今国库空虚,连总办大人也无能为力,你让我这个会办咋弄?难不成要我点石成金?”
乔载智也早国库空虚,即便总办大人出面,那也是一时半会儿难奏效的。
他摸摸怀里的军令状,情知自己已是骑虎难下了。
不久,洋技师也听说了这件事,都幸灾乐祸起来,只等看他的好戏。
乔载智连日来茶饭不思,不几天的功夫就瘦了一圈,李硕果和王苍娃见状都心急如焚,问他:“你立的军令状,上面这‘认打认罚’是怎么个意思?打多少?罚多少?”
乔载智摇摇头,李硕果大叫:“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你立什么军令状?”
乔载智断言道:“嗨,要是有原料,依我的设计,准能炼成的!谁知一纸政令却把原料给调运走了!”
王苍娃叫道:“妈妈的,什么调运走了,别是给倒卖出去了吧?”
李硕果问:“这话怎讲?”
王苍娃说:“我在茅厕掏粪时,恰好有两个富商模样的人进去撒尿,他俩嘀嘀咕咕地说了几句话,我虽没听清底细,但知道他们没干正事儿,就听那个胖子说:‘这次倒卖的原料可赚大发了。’瘦子说:‘多亏了会办大人关照,帮咱从京城拿到了调拨令,大摇大摆就把原料给运出去了。’你听,里头又猫腻呢!”
李硕果当即断言:“嗯,看来他们阴毒的很,为了不让咱兄弟以后过问炼钢的事,备不住从背后下黑手了!”
乔载智听了,二话不说,就要去查那纸政令。
李硕果说:“他们既凡敢往外运,自然上下打点疏通好了的,查有什么用?”
乔载智想了一会儿,镇定地说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我想好了,既然全厂都被我搅动了,洋技师也在那里等着看热闹,正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如今也只好想法筹银,少进些料,改用那个小型的炉子罢了,好歹炼出一炉钢来,解了这军令状,也好堵住洋技师的嘴!——我这就给家里写信,俺家里现开着两个厂子,叫家里好歹挪凑些钱来,另外我再去找义兄商议一下,他家里也有商铺,本是巨富之家,或者也能帮衬一些。嗯,只要炼出一小炉钢,厉会办那里自没话说!”
说完,开始修书。
他向家里不敢说自己签了军令状的事,只说朝廷正值备战之际,厂里需借款炼钢,打造军火。
他边写边说:“家父深明大义,常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话,如今炼钢备战,于国于民,善莫大焉,他老人家一定会倾囊相助的!”
他写完信,让王苍娃去寄,可还没出门呢,却见一邮差前来下书,说是乔襄办的急件。
王苍娃忙收了,回屋交给乔载智,拆信来读,不读则已,未及读完,乔载智便大叫一声,口吐鲜血昏倒在地。
吓得他俩赶紧将他抱起来,放在炕上抚弄了半天,才缓缓醒转来,哭道:“大哥来信,说是家门不幸,连遭两难:前者金宝叔走失,自家倾囊赔付;今厂坊又被洋人强拆,以致血本无归。父亲因这事病危,小弟也遭牢狱之灾。家里要我回去探视,我这就走!”
说完挣扎着要起身,王苍娃忙按住他。
李硕果看了信,也大惊失色,结结巴巴地说:“这,这如何是好?”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