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没出息的,一个包子就把你收买了。”孙巧巧白了侄子一眼。
马氏见状,颇为不喜。但碍于是自家小姑,她也没说什么,她惯来不爱生事端。
只是让儿子吃了包子就靠着她休息会儿。
这一路大人还好,小孩是真的快吃不消了。
好在终于到了目的地。
从没出过远门的孩子,刚出发时还兴致勃勃地。
还没走完一半的路程,就开始发恹了,有些路不好走的地方,一阵晃荡晃荡,还把孩子晃吐了。
能坚持到黎县还没生个病啥的,已经算可以了。
“还是侄儿知道好歹的,二叔以后还给你买好吃的。不像某些人,就是茅坑里的石头。”
又臭又硬!
一路给洗脑,都洗不过来。
都到了黎县地头了,如果在主子面前还这幅死样子,那就自求多福了。
希望能安生地过完这个年,年后他要回京都了,到时候他绑也得把这妮子给绑回去,省得留在这里丢人现眼。
几人都再没说话的意思。
路上也还好,虽然村子与村子间隔得挺远,但也不是杳无人迹,路面上有明显的车轮痕迹。
至于岔路子,他们谨记不拐进去,一直走着大路。
就这么着,一行人到达绿水村的时候,也快到人们埋锅造饭的点了。
两辆马车停在村口,孙大兴跳下马车,向村里走去。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
昨天刚送走灶神,今天开始就要“扫尘”了,也不怕冲撞了神明。
不时地有村民出来门口走动,离村口近的人家自然发现了这两辆车。
等孙大兴打听到黎长乐的住处在哪儿,便返回了马车上,往岔路上赶过去。
孙巧巧眼瞅着除了村前那片田地外,就都是大山围绕的绿水村,张了张嘴,想要吐槽的话没敢吐出来。
她知道一说出来,两个兄长定然又要言语削她一顿。
憋屈地忍了下来。
有些后悔一时脑袋发热跟到黎县来了。
大少爷又不是一辈子都不回京都了的。
一路上颠得骨头散架不说,还要时不时被兄长劈头盖脸地怼。
现在看来,还得待在穷山恶水的小破村子里头伺候人。
她何苦来哉……
——
托桂花给普及的腊月习俗,昨天祭了灶神,今日跟大伙一般,也开始了大扫除的工作。
黎世熹和鱼儿两人也蹲在草棚下给兔子换笼子里的干草。
这兔子被孩子喂得圆滚滚的,平时想起来了就逗弄一番,没想起来就放在柴房角落里待着。
这兔子也算放养了,但它伙食可不差。
乐山庄子那三亩蔬菜地种有胡萝卜和南瓜,回来时,就专门给兔子带回了些,萝卜叶子也搜罗了一筐。
黎长乐瞧着兄妹俩又玩起来了,她转移阵地,打算把屋里也收拾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