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襄默默肉疼了下,抬头就见远处有些孩子排着队,在军营入口处接受简单的入营检查,然后一一被放行。
进了营后,孩子们欢呼雀跃又熟门熟路地往各营帐跑去。
细听之下,能听见他们嘴里纷纷喊着类似“师父”的话语。
楚襄头一回瞧见这情形,疑惑地看向霍浔:“这是怎么回事?”
“他们都是周边村寨的孩子们,有些想投军,因为不够年纪,就先过来训练习武。”
其实殿下特地在学堂开设了强身健体的课程,但是与在军营里系统地学武还是有差别的。
既然孩子们有兴趣有热情,霍浔没道理拦着。
何况难得看到百姓们对军队如此信任的,竟然能放孩子们自行前来学武。
他知道这都是托了殿下的福。
祖父在世时,常常告诫他,永远不要为了一场胜利而沾沾自喜。
无论何时,战争本身都不值得被歌颂。
对于大燕来说,他们霍家军也许是保家卫国的英雄,可是对于异族的普通百姓而言,他们和洪水猛兽没什么差别。
即便他们霍家军已经做到了不烧杀抢掠、不屠戮百姓,但是曾经入主新的城池时,依旧令当地的百姓战战兢兢,能不沾染就不沾染。
那时跟着祖父身边的他只有满腔意气,从不多愁善感,并不将祖父的告诫放在心上。
直到他看到那些百姓望向他的眼神充满了畏惧与警惕,他忽然意识到祖父是对的。
后来仗越打越多,胜利不再让他觉得酣畅淋漓——他偶尔会想,他这样满身血腥的人是会下地狱的。
他知道乱世之中,以战止战是迎来天下安定的有效方式。
可他总觉得缺了什么,直到殿下用一言一行给了他明确的答案。
以战止战之后的胜利不是结局,而是真正的开始。
每一片被战火肆虐过的地方,殿下都用自己的方式,抚平了战火留下的痕迹,留下的只有百姓安居乐业的模样。
霍浔就这样从曾经的死胡同里走了出来。
“女孩子也收?”
他正被过去的思绪微微分走了心神,就听身旁的殿下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
他一愣,很快反应过来——殿下在故意试探他。
霍浔笑起来:“殿下不是常说,在您这里,并无男女之分吗,所有的机会、权益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平等的、可争取的。末将自然要跟随您的步伐,做到一视同仁。”
所以军营里前来习武的女孩子也不少。
其实这也没什么稀奇的,早在辽东时,就有女子前来投军。
一开始负责招募兵丁的人还有些犹豫不决,对此,殿下的态度是——本宫写下的募兵告示里有性别限制吗?
没有。
既然没有,那么只要年龄适宜,身体的基本条件过关,那就统一招募。
女兵有单独的营帐,除此之外的日常训练、用饭、作战,和男子无异。
时日久了,军营里的性别差异几乎被忽略了,都是一个战壕里同生共死的战友,何必分得那么清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