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升日落时间流逝,转眼七天时间过去。到了第七天的时候,就是唐家坝李若琳的葬礼。不知是巧合还是别的原因,他们竟然在头七办葬礼。
由于王家在三坪村小有名气,所以村里很多人家,都要去参加葬礼。还有周边的村庄,比如老鹰坪村、赵星村、茶园组、草寨组、小坪组。
更远的叁汇六溏等地,都会有人来参加。更甚至是,十数里外的县城。都有王家的亲戚,会赶来参加葬礼。这也是为什么会等这么多天,王家才举办葬礼的缘故。
今天是星期五,王泽他们放学很早。难得的是,王泽也没被留堂。一放学就跟着小伙伴们,一路说说笑笑你追我赶的跑回家。
回到家里后,匆匆吃完寡淡的中午饭。王泽换了一身,相对干净的衣服。就打算跟着爷爷一起,去唐家坝参加李裁缝的葬礼。
小孩子参加葬礼,主要是去凑个热闹。再加上平时吃得寡淡,去参加葬礼能吃到肉肉。再说了,既然是远房伯母,去磕个头也是人之常情。
这次姐姐王红莉并没有去,二姐三姐都不在家。如果姐姐王红莉也去的话,家里就奶奶一个人看家肯定不行。所以姐姐留了下来,与奶奶做伴看家。
下午两三点的时候,王泽就与爷爷出发。下完坡走到杨家湾,也就是秦杰他们家。遇到了茶园组去参加葬礼的其他人,大家一起朝着唐家坝走去。
走过响水凼的小溪,前面就是猴子堡。再走过猴子堡的梯田,跨过一条小溪。再走两分钟的田坎,就能到达唐家坝的院子。
还站在田坎上,就看见他们在地坝口,用柏树枝搭建了一个大型拱门。拱门中央一个大大的黑色“奠”字,奠字上挂着青纱做成的黑色花朵。
花朵两端的黑色青纱,横跨拱门正上方直达门框。拱门两边门框,用白纸写着挽联。“难忘淑德,永记慈恩。春晖未报,秋雨添愁。”
碧绿的柏树枝,加上黑色的青纱,再配上那个奠字。添上门框上的挽联,顿时让人感到肃穆与沉重。
那巨大的高音喇叭,正传出低沉的哀乐声。哀乐声声传向四方,不但整个土老坪能听得见,就是周边的几个村组都能听见。
哀乐声不但有安魂镇魂的作用,它还能将主家的哀伤,传递给来参加葬礼的人们。甚至这也是一种报丧的手段,一声哀乐就意味着,一位故人的逝去。
当家里有人晚上去世,放完落气炮烧完倒头纸。接下来就是准备寿材寿衣,请人给逝者抹汗穿寿衣。穿好衣服后,依然停在门板上。
如果有提前备好寿材,就选择一个吉时入殓。入殓的时候也很有讲究,孝男孝女跪在门前不能回头。入殓的师傅,要一边入殓一边念祝词。
(作者曾经有参加过,一个长辈的穿寿衣入殓仪式。当然只是帮忙打下手,搀扶一下遗体什么的。那位入殓师,念了好大一段词。而且还烧了一份,禀告地府的文书,遗憾的是内容本人没记住。)
待到天亮以后,主家就要请人去给亲戚们报丧。如果是去逝者,子女的娘舅家报丧,还得异常讲究礼节。
报丧必须逝者的儿子去,见面要先下跪叩请娘舅。当葬礼那天,逝者娘家人到来之际。所有的孝男孝女,必须在十里外跪迎。
后来为了方便也经过改良,孝子们只需要离家百米外跪迎就行。至于跪迎多久,就要娘家人首肯才能起来了。
至于其他亲戚,就可以派别的人去报丧。而亲戚们会根据,远近亲疏以及自己的实力,来决定以什么规模前来吊唁。
当然每个家族实力不一样,那葬礼的规模也不一样。就像现在李若琳的葬礼,那就非常的恢弘大气。
走进第一道拱门,就看见院子里人头涌动。前来参加葬礼的人,加上前来帮忙的人。一眼望去,粗略估计不少于两千人。
唐家坝院子住的都是王家人,王家三兄弟分别是,大哥王正生、二弟王正山、三弟王正平。大哥二哥都在家种地为生,就三弟王正平有经商头脑。
他早年在寨坪种茶叶,搞了一个茶厂。富裕起来后,又在平桥建了一个葛根厂,他是本县最先富起来的人之一。
唐家坝的房屋结构是,一排房子呈品字形横亘。三家都居住在正房,左右两边是厢房,猪栏牛圈等用途。中间一块长方形的地坝,差不多有两百多个平方。
房子坐东朝西,大哥王正生住在中间。右手边是二弟王正山住,左手边是三弟王正平住。但是三弟王正平,早就搬到城里居住,所以他的房子目前处于空置。
今天是李若琳的葬礼,所以唐家坝的所有房子,全部都房门大开。李若琳的灵堂,设在王正生家的堂屋里。
王正山那边的地坝以及房间,全部摆满桌子板凳。才下午四点多,就已经开始吃席了。一轮安排三十桌,够二百四十人集体吃席。
王正平那边,正房内设了一个礼房。几个德高望重笔墨较好的人,坐在里面写账收礼。地坝是给前来吊唁的人舞狮,以及摆放花圈的场所。
至于放鞭炮烟花的场地,设在距离地坝最西南边。他们特意搭建了几个架子,提供给前来吊唁的人挂鞭炮。
当王泽他们刚走进地坝,身后就到了一波前来吊唁的宾客。他们还未走进院子,就传来唢呐声与锣鼓声。数个大鞭炮被点燃,发出巨大的响声。
听到这样的动静,被安排接礼的人,快速朝着拱门外跑去。王泽的爷爷已经走进礼房,去随礼挂账去。而王泽看见大家跑出去,也跟着出去看热闹。
走出拱门抬眼望去,只见大路上排着长长的队伍,目测有六七十人左右。走在前端的人,敲着锣鼓吹着唢呐。两拨舞狮紧随其后,狮子披身狮头挂在肩膀上。
在这些人身后,跟着十数名扛花圈的人。白的、红的、黄的,三种颜色的花圈都有,花圈上都附有挽联与悼词。
跟在扛花圈后面的,是六组双人抬盒。抬盒里面有六畜祭品跟花台这些都是,用于祭拜逝者的物品。
走在抬盒后面的人,他们手上都提着东西。有被子、毛毯、以及几人扯着数丈长的白布。走在队伍末端的十几人,他们都扛着鞭炮与烟花。
看着越来越近的队伍,看着忙碌的人群。王泽与几个相识的同学,都朝里面跑去。在人群中钻来钻去,站到一个视野好的地方看热闹。
送来的礼都被接礼的人接走,花圈整齐的摆在一个角落。那个摆花圈的角落,已经摆了上百个花圈之多。
其它白布以及毛毯被子等礼品,全部挂在灵堂前的吊脚楼上。抬头看去,整个吊脚楼上,已经摆满了被子毛毯等礼品。
舞狮的人进场,随着锣鼓的鼓点节奏,在灵堂前的地坝舞动腾跃。而拱门外的空地上,更是鞭炮声声震天齐响,十数个点燃的竹筒烟花在绽放。
随着鼓点变换,原本舞动的狮子,也安静下来蹲在堂前。手拿兜锣说吉利的师傅,清了清嗓子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