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石破天惊。
院长,严侍读,吕立三人,齐齐抬头,震惊的望向皇帝。
翰林院长最先反应过来,拱手回道:“臣遵旨。”
严侍读皱眉,正要劝谏,又听见皇帝吩咐:“这第二道圣旨,册封永平公主为监军,陆鸣为公主护卫,押送粮草去西北边境。”
吕立余光看了眼姜婉,心里震撼的同时,大约猜到姜婉的目的,立刻抢在严侍读之前出声:“微臣领命。”
皇帝望着紧张的永平道:“至于你要的第三道圣旨,就看你们的本事了。”
事情顺利得超乎预期,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永平跪下领命:“儿臣定不负父皇所托。”
赵总管将装着兵符的锦盒送到永平公主面前,打开盖子,半边黄铜浇筑的兽纹兵符放在其中。
“殿下请收好。”
永平望着近在咫尺的兵符,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伸手拿出来,仔细感受着上面的凹凸不平的纹路。
原来这就是权力的感觉。
收起兵符,永平便带着姜婉告辞,翰林院三人留下来准备圣旨。
赵总管亲自送她们出勤政殿,背脊更弯了些,神情也愈发恭敬:“殿下小心门槛,姜娘子慢走。”
“赵总管留步。”姜婉颔首点头,回头望着身后的大殿,“陛下这边,有劳总管了。”
“姜娘子放心,殿下放心,这是奴婢的分内之事。”赵总管停下,目送二人远去。
他望着搀扶永平的姜婉,心里久久无法平静,怎么都没有想到,在这场夺嫡的序幕中,永平公主竟会异军突起,拿到最大筹码。
以后永平公主的话,不对,是姜娘子的话,必定举足轻重。
在姜婉的建议下,永平先去了趟太后宫里,没多时,皇后果然出现。
彼此寒暄过后,皇后笑着问道:“说起来杜怀如今也进了吏部当差,怎么不见两人的婚事有所进展?”
不知道是不是手里拿着兵符,永平有了底气,抢着替姜婉回道:“婚姻大事父母做主,宰相和顾夫人如今在勤政殿里,家都没回,如何安排茹娘的婚事?总不能让婉姐姐一个嫂子全权做主吧。”
眼见皇后还想说话,太后插话进来:“哀家乏了,你们都退下吧。”
永平起身,亲自扶着皇祖母回寝殿休息,留下的姜婉单独和皇后在正殿里。
没了太后和永平,皇后收敛起笑意:“真没想到,你一个小门户出身的姑娘,笼住顾晏清不说,还能让顾望和谢氏放心将顾家交给你。”
她看了眼寝殿的方向,再次望着姜婉的眼神充满了忌惮:“你和楚楚一点也不像,脾性更是大行径庭,唯一相同的,便是不管是谁,到最后会站着你那边。
今日有永平护着你,明日呢?后日呢?永平可没有能力护你一辈子,若是你能说服顾家支持太子,本宫保证,谢氏今天有的,你将来都能有。”
对于皇后的威逼利诱,姜婉不置可否:“皇后娘娘,你知道我想要什么。”
皇后拧眉,静静和姜婉对视,发现姜婉没有任何担心,不由想到宫外的那对母子:“难道你的依仗是你表妹?你怕是一点都不了解本宫那个皇嫂。”
姜婉笑而不语,皇后果真是急了,竟会这么直白的试探,只怕是皇帝那边,已经对太子失望透顶。
没一会永平回来,姜婉起身告辞,皇后望着她们的背影,捏紧手里的帕子。
难道只能和那个人联手?
出宫路上,永平问姜婉:“皇后有没有为难你?”
姜婉摇头:“内卫的人被罗统领赶走,她为难不了我,倒是你,太后和你说了什么?”
想起皇祖母的话,永平咬着下唇,半晌才道:“皇祖母说,无论是大皇兄登基,还是二皇兄登基,我都是长公主,她叫我不必担心。”
“太后竟这么说?”姜婉有点意外,她还以为太后会劝永平帮帮太子呢。
永平伸手摸了摸袖子里的兵符,心里很是不安:“我总觉得皇祖母知道父皇将兵符给了我,万一 我们说服不了陆将军该怎么办?到时候,只有半边兵符,我们也帮不到陆静。”
想起陆家四人,姜婉唯一不了解的只有柱国将军陆忠,不过从她相信顾淮。
“你放心,陆家为了百姓会答应的。”
两人来到陆府,家中只有陆夫人在。
事情紧急,姜婉没有迂回,开门见山的说明来意:“陆伯母,我和公主说服了陛下,如果你们陆家将兵符交给公主,金戈就能随公主去西北帮静姐姐。”
陆夫人端着茶的手一顿,久久望着两人,好一会儿才问:“不止这一个条件吧?”
永平闭了闭眼,鼓起勇气对陆夫人道:“西北战事结束,不管成败,父皇都会下旨,将陆鸣赐给我当驸马。”
“那公主可喜欢我家金戈?”陆夫人放下手里的茶盏,目光如炬的望着永平的眼睛。
陆家人里,永平唯一不怕的只有陆鸣,不管是陆将军还是陆夫人,甚至陆静,她心里多少还是发怵的。
上过战场的人,身上总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煞气。
永平来之前很担心陆家会生气,毕竟陆家唯一的儿子给她当驸马,要放弃的东西太多。
她又不能明说,父皇将另一半兵符也交给了自己,她以后不会让陆鸣这辈子困在京城当个闲散驸马的。
没想到的是,陆夫人的疑问居然是,她喜不喜欢陆鸣!
“啊?”永平公主准备了一肚子的话,被这句话问懵了。
等她反应过来,顿时红着脸避开陆夫人的打量。
姜婉见陆夫人眉眼弯弯,便知道此事已成:“陆伯母,公主若不喜欢金戈,我们今天来这里,就是请伯母去西北了。”
陆夫人从怀里掏出兵符来,走到永平公主面前,亲手交给她:“公主和金戈两情相悦就好。”
“谢谢陆夫人。”永平公主这才敢抬头,发现陆夫人还盯着她打量,脸更红了。
“以后都是一家人,谢什么!”陆夫人在永平的另一边坐下,眉宇间浮上担忧,“兵符给你没问题,我担心太子和晋王还有秦王妃,会对你动心思,特别是秦王妃,她才是最麻烦的人。”
上次在瑞王府的葬礼上,姜婉就见识过秦王妃的野心和手段,最近边境起战事,国内大半地方遭受雪灾,秦王妃定会趁机而上。
“伯母一开始打算的是,自己去西北吗?”
“不然我随身带着兵符干什么?金戈不可能出京,陛下又离不开夫君,只能我去帮静儿。”
陆夫人望着永平,越看越担心:“金戈是小子,从小在军营吃苦惯了,公主金枝玉叶跟着他去西北,怕是要遭罪。”
永平握紧手里的兵符:“伯母不用担心我,静娘吃的苦比我多多了,我这算什么。”
说完她看向姜婉,“倒是婉姐姐,她给我出这个主意,我走了,她留在京城,肯定会是皇后太子的眼中钉,还有伯母说的秦王妃,也不好对付,到时候伯母可要多多帮帮婉姐姐。”
陆夫人顺着永平的望向姜婉,同样很担心:“你这孩子,当这个出头鸟,他们说服不了公主的话,肯定会对你动手,陛下现在信任你们顾家,以后可就不一定了,毕竟有些事情,顾家还真的脱不了干系。”
姜婉知道陆夫人说的是什么事,垂眸道:“亲兄弟尚且明算账,我相信你陛下不会因为这件事情连坐无辜的人。毕竟,陛下现在能用的人太少,顾家的这点事,还真不算什么。”
“三娘,有什么事你要多和晏清商量,有些事你们也不用隐瞒你公公,他自己可以委曲求全,未必舍得你们跟着他委曲求全。”
陆夫人抬手,拍拍姜婉的肩膀,事到如今,她还是希望姜婉能和顾淮能走下去的,“晏清这孩子,对你真的很上心。”
永平夹在中间很奇怪:怎么听不懂她们在说什么事?
各地上报灾情的折子不断送入京城,皇后带着太子妃忙得焦头烂额。
没几天,太子妃负责的粥棚出现中毒事件,幸好冯良娣处理及时,同时说服冯家,带头捐出一笔不菲的善款。
跟着皇后的人便从太子妃变成了冯良娣。
暴雪停下那天,八百里加急战报送到皇帝面前:匈奴夜里奇袭,西北边境失守,陆静为了掩护百姓撤退,受伤失踪。
永平拿到陆家的兵符已经有几天了,皇帝本来还在犹豫,要不要派陆鸣去西北。
看到这份战报,立刻命人宣召永平和陆鸣进宫,接受圣旨即刻出京支援西北。
众人得知消息时,陆鸣已经带着永平快马离开京城。
皇后太子,萧贵妃晋王,齐齐来到勤政殿。
萧贵妃在看到姜婉也在这里,陡然明白了什么,不由落后两步。
晋王察觉到异样,却仍旧不赞同妹妹跟着陆鸣去西北边境。
皇后陡然想起前些天,姜婉和永平在勤政殿里待了将近一天一夜,临时子时的时候,还宣召翰林院三人入宫。
几乎瞬间,皇后死死盯着姜婉:是你的主意!
只有太子被愤怒冲昏头脑,激动的上前质问道:“父皇!你怎么能放陆鸣出京!哪怕陆夫人去支援也不能让陆鸣离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