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那字条上说的“当年”,是老太太十七岁刚离开新加坡去英国留学的时候。
“不怕你们笑话。我那时候爱上了一个华裔商人,就和他同居了。可他不过是玩玩而已,过不久就不见了人。我发现自己怀了孕。”老太太声音有些颤抖。
“父亲知道了,气得心脏病发作,一怒竟病死了。母亲当机立断给我在学校请了病假,理由我因父亲亡故精神不佳需要休养。她把我送到爱尔兰乡下,专门买下一个小农场,安排了妥当的人伺候我。我刚生下孩子,母亲就把他送走了。我只知道是个男孩。过不久我母亲也生病去世了。我也不知道那个孩子的下落了。”
范清怡和施羽听故事一般,一人握着老太太的一只手。
“隔了两年,我回到英国继续念书,遇到了倪庆连,就是我的丈夫。他爱上我了。他是个好人啊。我不愿意骗他,就把生过一个小孩的事告诉他了。我还说,一直很想念自己的孩子。倪庆连知道我的心思,暗中帮我打听,后来也不知从哪里真找出来一个两岁的华裔男孩,没有父母。”
“我有母亲的直觉,我当时就知道那个小男孩不是我儿子。但我和倪庆连觉得和他命中有缘,那男孩又生得乖巧,我们就收养了他,起名叫倪寻。我们把倪寻当成自己的孩子养大,他就是晟均的爸爸。后来我和倪庆连有了亲生的儿子倪桐,就是倪克莱的爸爸。”
难怪第一天来上班时碰到倪克莱,他说和晟均并无血缘关系。范清怡恍然大悟。
“大家都知道倪寻是我们收养的。却没人知道其中的缘故。我曾有个私生子的事,除了我丈夫,我没有告诉过别人。”
“最近几年,我年纪越来越大了。人一老,就来往回看。回看这一辈子啊,有个儿子流落在他乡,不知死活,始终是我的一块心病。我希望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能够知道他的下落。”
“可现在这个世界,网络啊智能手机啊,我没那个本事去自己寻找。连找私家侦探我也不知道该从何找起。于是我告诉了阮凤。这故事挺俗套的。我只说了开头,她就猜中了结尾。”
“谁知她会背叛我,去跟了沈仪芳呢?唉,也怪我自己。当年任性妄为的后果,远不是十七岁的我能够预想得到的。”
老太太讲完往事,长叹一声,神情中悔恨参杂着心疼,还有一丝怅然。
隔着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回述青春年少的狂妄事,不知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是好似在讲别人的故事?又或许,哀伤只会随着岁月叠加?
范清怡望着老太太依旧清澈透亮的眼睛,努力脑补着这双眸子在一张少女的脸上,该是多么动人。这双眼睛,又在黑夜中为不曾谋面的儿子流过多少泪。
眼下,她和施羽坐在老太太身旁,像三个最亲近知心的闺蜜,商讨对策。
“现在阮凤拿这个事情来威胁我,我虽然不缺钱,但也不肯对她低头的。一分钱都不会给她。”老太太声音虽低却坚定。
“她要去向沈仪芳泄密,将功补过,就由她吧。沈仪芳若是能先我一步,打听到我那个孩子的下落,倒也不是坏事。我如今这个岁数不怕丢人了。和我一起长大的朋友亲戚,一个一个的都走了。”
“您儿子今年该多少岁了?”范清怡问。
“我今年都八十一了。生下他的时候我才十八岁,他如果活着,也是过了六十的人了。”
“要是她们能查到,我们也能。”施羽说。
老太太点点头,说:“车祸折磨了我几个月,我没以前灵光了,阮凤又走了,我什么事儿都搁置起来了。现在看来,与其被这沈仪芳处处胁制,还不如我主动出击。”
“不过,我不想再给儿孙们添麻烦。倪寻和倪桐如今也是六十上下的人了,就让他们在国外好好享清福吧。尤其是倪寻,他是我领养的,我找亲生儿子总怕伤了和他的感情。晟均虽然和我从不生分,但我也不想让他知道。”
“你们两个女孩子,虽然和我都是新认识不久,可我喜欢你们。我看人准,比起那几个在倪府干惯了的老人,我更信任你们。”
“最终能不能找得到,我已经想开了。我知道,那个年代那种条件,最大的可能就是孩子早就不在人世了。我只希望你们寻找的过程能尽可能的谨慎。当年我的事已经伤害了太多人,我不想再有波澜了。”
老太太把能想得起来的线索都写了下来。最确切的就是当年生孩子时爱尔兰农场的地点,还有当年伺候她的一对华裔夫妻的名字。关于孩子父亲——那个做皮料的生意人,老太太也还记得一些细节,不过看他当年那欺骗花季少女的德行,估计对寻找孩子一事并无裨益。
施羽说:“什么有用可不一定。有时候看似最没用的细节却成了破案的关键。”
接着她问了老太太一些问题,比如什么时间在哪里和那个华裔商人结识的,当年她家管账的人的信息。老太太回想了一阵,真的又增添了几个细节。
“我想让我一个朋友试试看。”范清怡想到白戈了。
“你觉得人靠谱就行。”老太太同意了。
“我有个老同学在刑侦科,应该也能帮上忙。”施羽也提议道。
“对了!”范清怡忽然记起花城救下的那对英国夫妻:“他们就住在爱尔兰,可否也托他们打听打听?”
“那最好。那就交给你们了。”老太太按了按两个女孩的手。“我正好不想去找市面上那些私家侦探。那些路子,就让沈仪芳去探吧。你们量力而行,别有负担。”
老太太从抽屉里找出一张黑卡递给范清怡:“要用钱,只管刷,跟我不必事事汇报。”
范清怡虽然收下,却暂时不打算用。那只鳄鱼皮铂金包放到二手市场里,也能卖个十几二十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