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诡异的是,他的死状,明明是昨夜遇难,全身精壮的筋肉竟被人吸干了精气水分,成了上百岁的枯瘦老人。全身皮肤像树皮般粗糙,起了裂纹。头发斑白,牙齿掉光,变成一具枯槁的干尸。
若不是他身上佩戴着府里玉牌,面皮五官虽褶皱但依稀辨得样子,是万万也想不到。这人竟是王三。这确实不像人为,他枯木般的手交叠在怀里,紧紧地怀抱住一个物件,那是一面镜子!
“姐姐,这不是我们昨日买的镜子?”
季儿惊恐地发现,这镜子原是昨日我们收的那面。难道这案子跟镜子有关?
正思索着,缙和就带着两三个捕快来至现场,见到熟人,会心得点了点头,就开始办正事。经过青衣一案,缙和虎子他们与夏染也算熟捻,几次办案他们都对她这个弱女子照顾有加,自然不会为难。
缙和按惯例先是招了几个目击证人,事无巨细地讲述了整个事件的过程,确定死者死亡的事件。
“我问你们,昨夜里,是谁,最后一次见王三?”
“是我。”
那小婢愣生生得答道“昨夜子时,奴婢起夜上个茅房,就在后院见到了王哥。”
“那他可有说什么奇怪的话?身边是否有可疑的人?”
夏染已经听不见缙和在问些什么了,她的目光如今早早被那铜镜锁住,这是不详之物,或者是附了鬼神,所以才置人死地。
师傅曾与她说过,世间万物皆有灵性,就算是死物,在某些特定的时期也会变得不同于其他。清道观的祖师爷也曾亲身体验过与众不同的诡异怪事。
那时候,他还未创派,只是一方游道。走遍大江南北,为了历练修行。途径一破庙道宇,拾了枚角龙玉,那玉色泽剔透,乃上好的法物宝器。
道门中人,妄不可擅动贪念,无奈师祖在那等候了月半也未见人寻,又恐这法器落入贼人之手,便私自将它收了起来。
那时师祖也不过二十年纪,初入仙道,心性不稳便有了以下的祸事。
但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角龙玉确实是法物圣器。千百年前,却被得道仙人封了只九尾狐妖,那狐妖靠男人的阳气真元而生,依附在角龙玉里,每到月圆夜半时分,幻化成倾城袅娜的佳人,以美□□之,骗取其真元。
师祖周身的仙道正气,便是这狐妖最求之不得的,心随意动,竟化作他年少时死去多年的青梅竹马,意中美人。
师祖明知它乃妖魔邪祟,却挨不过那妖狐的甜言蜜语,和它所幻化出的梦魇美境,生生的失了自己的真元童贞,自甘堕落,险些入了魔道。
师傅说起此事的时候,还一脸感概,即使像师祖这般
出类拔萃的男子,却因女色迷了心智,一朝踏错,陷入万劫不复。
那狐妖本是要吸干师祖的精气,了结这小道士的性命。却贪心有余,想着若是长久,日夜以道门仙术滋养着,岂不是快哉。
故留着他性命,他们隐居在乡野村林里,就这样沉沦了一年有余。
年幼时,夏染曾好奇问过师傅,那后来师祖又是如何逃脱梦魇,开创了清道观呢?
师傅告诉她,师祖只是一介凡人,自然不可逃脱千年狐妖的幻象魅惑,又贪恋男女情爱,沉沦其中而不自知。
后来,是他气运极佳,竟遇得得道仙人的点化,降伏那妖孽。师祖本是千年难得的仙根道骨,若不是那次的事情,怕是有更大的造化。
因放不下尘缘,才蹉跎了百年的光阴,虽创下了清道观,却不得早早位列仙班。这一切皆因女色所致,
所以民间村野里的老妇曾言,但凡是路上来历不明的物件,大多数都是些邪祟鬼怪的不详之物,不可随意捡拾,一时贪念而起的往往因此丢了性命而不可知。
只是这镜子是她从霖芳阁无意间新买的,并无二手,怎么会有妖邪附着,难道这其中有蹊跷。
虎子从王三手里扒下那镜子,古怪得说
“头儿,死者手上抱着面女人的铜镜,稀奇的很,难道跟凶手有关?”
“这镜子你们可认得,是谁的?”
缙和显然是觉得虎子说得有几分道理,便将镜子接过,小心翼翼检视了一遍,却发现没什么问题。
众人面面相觑,低头不语。
“缙大人,这面镜子是我的。”
夏染不想隐瞒,反正这事如果查出来她也推托不掉,不如一早说了。
“那奚姑娘的镜子又怎么会在王三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