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院的年轻官员们正颜历色、低头端坐两列,等待着朱由校的发言。气氛陷入沉默之中,沉默透露出了一丝寂静。让这个氛围变得有些诡异,但沉默本身也是一种力量。
在沉默中,众人已经从等待变成了胡思乱想,又在胡思乱想之后再次变为了等待。众人有的目不斜视,盯着正前方;有的只是看自己的脚下;还有的正在四处乱瞄,看着旁人的反应。
在船轻微的摇晃中,朱由校回开神来,将发散的思绪收回,开口打破了众人的煎熬。
“诸位,朕派人送过去的书都读过了吗?有什么感想吗?”
有一个臣子似乎很想在皇帝面前表现下自己,他跽身,正要站起来发言,手已做辑况;朱由校看到却冲他摇了摇头,挥手示意他坐下。
“无妨,你们不用回答,有什么收获和感悟,自己心里清楚就好了。我让你们看这些书的目的也只是让你们开阔一下眼界摆了。”
这些官员全部都是读书人出身,个个都是饱学之士,“扩展眼界”这种说法让他们听得心里感觉有些别扭,不过确实在此之前,他们对西方以及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了解是极少的,所以这样说似乎又没有什么毛病。
大明的士子没有满清时的统治阶级那种狂妄自大、固步自封的丑态,他们可以客观的接受别人与自己的差距,并且愿意学习他者的先进技术;但是有一点是一脉相承的,那就是“华夷”,明代士人可以接受西方人在某些方面比他们发达,并且也愿意学习西方的先进之处,但内心里他们还是视西方人为有可学之处的夷人。
“诸位,你们对华夷之变是怎么看的呢?”朱由校并没有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再度发问。
众人都有些蒙了,无法一下子就跟上皇帝过于跳跃的思维,所以这次倒也没有人马上发言,他们的预判是对的,这只是朱由校的又一次设问。
朱由校起身,正色,开始了他的演讲,他为这一刻已经准备了很久:
“何谓华夷之辩?孔子着春秋大义,曰尊王攘夷。《春秋左传正义》有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者文明也,中国以之为自美。
而戎狄兽亲,不以义亲,强则侵暴,弱则内附。唐太宗有言:‘中国百姓,实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此千古天下之至理也。
然四夷之民若长有重译而至,慕中华之仁义忠信,虽身出异域,能驰心于华,吾不谓之夷矣。中国之民长有倔强王化,忘弃仁义忠信,虽身出于华,反窜心于夷,吾不谓之华矣。岂止华其名谓之华,夷其名谓之夷邪?
我朝有名士瞿太素(瞿汝稷),斯人有言曰:‘其人而忠信焉,明哲焉,虽远在殊方,诸夏也。若夫汶汶焉,汩汩焉,寡廉鲜耻焉,虽近于比肩,戎狄也。’
此亦为至理也,尔等当思之。”
朱由校这是在向在坐的官员们表明自已的态度。华夷之辨是是华夏民族主流核心价值观之一,其标准大致有三:血缘,地缘,衣饰、礼仪等文化。
上古之时,华夷之辩是中原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别。作为族类范畴的华、夷,最初没有褒贬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