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隋唐风云 > 第13章惊人的巧合

第13章惊人的巧合(2 / 2)

 推荐阅读: 大佬对我窥伺已久 我在末世种个田 开局我成为大宗师 是你们逼我做皇帝的 爱妃为何总想害本王 阴阳小道姑 玄幻:开局拥有百亿黄金 游戏设计:我!虐疯玩家! 大唐:拜托,我真不是世外高人 深渊归途
最新网址:hbcjlp.com

伴随着佛教盛行而来的是寺院经济的大规模扩张,以及大量人口藏匿寺院。当时全国僧尼的数量以百万计,这些人不种地,不参与劳动,也不用服役,很多人都投身于寺院。出家的人越来越多,佛寺也越来越多,所占用的土地也越来越多,这全部都是国家资源,而这些资源都在无形的浪费。而周武帝宇文邕灭佛也正是基于此种考虑,这就叫做“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

这是周武帝宇文邕经济上的考虑,另外也有上的因素。因为要做到思想统一,就必须汉化,汉化已经成为主流,汉文化的主流就是儒学,佛教是外来的宗教,非中国本土,既然要尊儒,那也就意味着必须灭佛。而儒家的思想是什么?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想上的尊儒,同样也是在意识形态领域,确保中央集权。

除了经济和两方面的原因,它还有一个最直接的原因,这个原因其实是一个人,这个人是这场灭佛运动幕后真正的推手,此人叫做卫元嵩。

卫元嵩,四川人,本来也是个和尚,但是他不吃斋,不念佛,不甘于寺院里清苦的生活,他喜欢结交权贵,爱出风头,而且还颇有学问,不仅能写诗作赋,还懂阴阳数术,于是很多人都迷信他。另外,卫元嵩此人还颇有一番魏晋名士的,魏晋名士普遍放荡不羁,无视礼法,比如著名的竹林七贤,据说就是“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而卫元嵩也有样学样,整天在街头无所事事,佯狂放荡,时不时之乎者也念念经,说几句谁也听不懂的胡话。而卫元嵩之所以这么做,目的很简单,就是炒作。

事实证明,卫元嵩的这一番炒作是非常成功的,很快,他的名声就传遍了整个四川地区,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卫元嵩也逐渐觉得,四川这块地儿已经不够自己施展才华了,卫元嵩本着梦想有多大舞台就多大的信念,义无反顾地来到了长安,他不仅要忽悠四川人民,还要继续忽悠全国人民。而他一到了长安,就宣布还俗,且著书立说,宣扬儒学,鼓吹君权之上,批判佛学和道学。

所谓神人,就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卫元嵩就是这样的人。紧接着他又向当朝皇帝宇文邕提出建议,要求裁汰无用的寺院和僧侣。宇文邕也听说了卫元嵩的事迹,越是邪乎的人,往往越是有某种才能,宇文邕看了他的意见,似乎觉得也蛮有道理,但是宇文邕表面上并没接受这条建议,因为这个时候掌权的还是宇文护,宇文邕还无法大展拳脚。不过,宇文邕记住了卫元嵩这个人,也记住了他的这番看似荒诞的理论。

就在宇文邕诛杀宇文护之后,宇文邕终于想到了卫元嵩,于是便迅速提拔卫元嵩,封赏卫元嵩为蜀郡公,迅速参与到了浩浩荡荡的灭佛运动之中。在这场灭佛运动中,卫元嵩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不仅给予宇文邕灭佛的理论指导,而且还身体力行的参与灭佛运动,我们可以说,这场运动的最后成功,卫元嵩是功不可没的。但是在这场灭佛运动之后,卫元嵩这个人,便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之中,就像是人间蒸发了,还真有点神仙下凡的感觉。就连《周书》的作者令狐德棻都说卫元嵩“史失其事,故不为传”,这个人太过神秘,都没法给卫元嵩立传。

周武帝灭佛一事,在历史上也是非常著名的,是“三武灭佛”中的之一,而历代史学家,对此也是颇多赞扬,都是以积极的态度来称赞此事。但是,史学家的眼睛里,往往是纯学术地去考究历史、解读历史,他们往往缺少感性,更多的是理性认识。

灭佛,对于国家来说是一桩好事,可是对于那些虔诚的佛教徒来说,却是一场灾难。其中,就包括了杨坚和独孤迦罗。直到现代,国学大师南怀瑾就对周武帝灭佛深不以为然,甚至直指周武帝是昏君。甚至在历朝历代的佛家典籍里,就有人说北周是因果报应,因为宇文邕灭佛,所以北周最后短命而亡。

而杨坚夫妇一家在走出宇文护阴影的同时,也在经受着信仰的考验。或许,在杨坚的脑海里,依稀想起了七岁时智仙的那句嘱咐,“如果有一天佛法沦灭的话,你一定要担负起振兴佛法的重任。”杨坚顿时感觉到了一种无能的感觉,他根本没任何权力,他根本插手不了朝政,面对信仰被践踏,他只能选择沉默。这种无能的感觉,不断刺激着杨坚,他已经受够了这种被人驱使的感觉,他不想再继续被别人所驾驭,而要摆脱这种状况,就必须掌握权力。在杨坚的心底,逐渐燃起了对权力的渴望。

是外交方面。

宇文邕在外交上的作为,概括起来就是南和陈朝、北结突厥。

西魏攻取江陵之后,梁元帝萧绎被杀,只有自己的小儿子逃了出去,后来在建康被武将陈霸先拥立,直到公元557年,陈霸先废帝自立,建立陈朝。而到了周武帝登基之初,手握北周权柄的宇文护,便派出使臣和陈朝达成了睦邻友好的双边关系,十多年下来,北周和陈朝一直关系和睦,而宇文邕所需要做的,就是继续维持这样的友好关系。

而当时北方最强大的游牧民族,叫做突厥,而突厥的可汗叫做阿史那俟斤,史称木杆可汗(名字很奇特)。在宇文邕刚即位不久,宇文护便推行和平外交政策,突厥可汗也有意和亲,最后,宇文邕便迎娶了木杆可汗的女儿,这便是阿史那皇后。

阿史那皇后虽然是个突厥人,却温文尔雅,举止端正,就连宇文邕都不得不对其尊敬有加。但是,这毕竟是一桩联合婚姻,二人并无多少感情积淀,宇文邕虽然对阿史那皇后并不讨厌,却也谈不上喜欢,直到成功诛杀宇文护,亲政之后,宇文邕便对阿史那皇后更加疏远。

这一切都被一个人看在眼里,这个人找了个机会便对宇文邕说:“现在四方并不安定,突厥又如此强盛,我们还有求于突厥,不能破坏了关系,所以,希望您以苍生为念,好好对待阿史那皇后,就算您真的不爱皇后,那也要装装样子啊。”宇文邕听完之后,幡然醒悟,现在四方战乱,可不能坏了和突厥的联姻关系,于是,宇文邕从此不再疏远阿史那皇后,并且对阿史那皇后更加疼爱。

说起来,也许大家都不相信,向宇文邕提出这一建议的人,还是个不满十岁的小女孩。一个不满十岁的小女孩,竟然能够说出如此有城府的道理,就算是成年人也未必能有如此周详的考虑啊,何况是个黄毛丫头。不管你信不信,历史就是如此。

这个小女孩便是宇文邕的外甥女,是宇文邕的姐姐襄阳公主和北周定州总管窦毅的女儿,此人后来嫁给了李渊,成为了唐朝的开国皇后,唐太宗李世民便是她的儿子,历史上称其为太穆皇后。历史往往有很多惊人的巧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