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坛的时候,董宴如和裴昶也去了。
他们作为观礼者,没有去到墓前,只是在外围站着。
杨木那一家,包括她远在外乡的叔爷爷都回来了。大家把尘封了不知多少年的衣服翻找出来,缝补之后浆洗干净,盛装打扮,护送已经往生的亲人族人去往轮回之地。
政府相关人员也到场协助他们,最后还允诺,这里被划为他们族人的专属墓园。
土地不怎么值钱的现在,一片荒地用来安抚少数民族同胞还是值得的。毕竟黔省的少数民族众多,还有不少不能称之为民族,以“xx人”这样的称呼来认定他们的出身。
事情办完,董宴如也差不多该离开了。下一次过来至少得是半年后。
租住的房子还继续租用,她师姐过来还得有落脚地。
把房门钥匙托付给楼上老爷爷帮忙管着,董宴如跟新认识的朋友们道别,第二天一早就要出发去赶班车。
刚把东西收拾好,听到有人敲门。
开门一看,居然是那个完全无法交流的老太太。
杨木那陪着她过来的,也充当翻译。
安坛的事情结束后杨木那也没走,她被留下来陪伴老太太。医生说了,老太太的时日不多,希望能有个亲人陪着她最后一程。
老太太郑重的将挽着的布包打开,里面是一套完整的民族饰品。杨木那说,这是老太太出嫁时候的佩饰,她已经没了后代,所以决定把这一套送给帮她了却了心愿的董宴如。
董宴如手足无措的想要推辞,杨木那笑着打开了她拎来的包裹。
“这是我阿姆和阿妈亲手织的布,裁剪做成的衣服,希望不要嫌弃。”
他们这一支的服装不是那种特别艳丽的类型,甚至基本都是黑色和深蓝色,间搭了一些浅浅的蓝色刺绣图案,但是滚边是米白色的,制作十分精细,完全看不出是手缝的衣服。
衣服裤子袜子鞋子,还有包头的布,十分完整的一套。
董宴如感动的闭了闭眼睛,收下了。然后她在杨木那的帮助下,穿好了一整套衣服,佩戴了一整套饰品,最后一左一右的依偎着已经不太会笑的老太太,拍下了她人生中最后一张照片。
收到老太太去世消息的时候,是快入冬的时候。
董宴如正在办公室听老师指导,接到师姐打来的电话,她眼泪止不住就流了下来。
师姐说,老太太走得很安详,就在她那栋小楼里走的。当时周围邻居都来了,送她的人不少。杨木那和她的孩子也一直陪伴左右。
师姐还说,老太太的遗愿已经完成了,就葬在她最疼爱的儿子和女儿的中间。周围都是她的家人,这次,她一定会很快乐很满足。
市政公园广场的建设跟老民居的改建同时进行。
除了师姐外,还有民居改建,古建筑修复两个项目组一起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