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啦啦又翻了半天,又哈哈大笑,“妙哇!妙哇!”
夫子兴致颇高,手里拿着三张卷子,几近癫狂,摇头晃脑细细品味,字字斟酌。竟发现这三首诗各有千秋,看落款,一首上写的是吕密,切!整日里花天酒地,他也能作诗?一首写的是姚兴,切!一介莽夫,跟他爹一个德行,他也不配这诗。还有一首上的落款是杨慕,杨慕。。。这名字好像哪里听说过,想了半天,终于想起来,这是师弟聚贤院里的门生,果然名不虚传,这孩子,以后是个有出息的。
于是夫子清清嗓子,“杨慕!”
杨慕也低着头想事情,偷来的东西,还拿出来现,终究心里发虚。忽然听见夫子点名,吓得魂飞魄散,忙从儒生堆里出来,低着头行至夫子桌案前,扑通跪下,“学生在!”
夫子诧异,只当是聚贤院里教的规矩到位,想想自己,第一次见夫子时也要跪拜奉茶的,没想到聚贤院的弟子这么严守礼节,尊师重道。也难怪教出这么优秀的孩子来。夫子捋捋胡子,有点怀疑眼前这个小娃娃,于是道,“嗯!聚贤院来的?多大了?”
杨慕早先报到时看过出生日期,要不然真不知道多大,于是坦然道,“回夫子,学生正值舞勺之末,尚未志学。”[1]
夫子点点头,眉头皱在一起,虽说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可这娃娃也就十来岁,他能写出这样的诗吗?夫子边想,心中边有了计较,道“再作一首诗!就在夫子面前作,不可犹豫,也不可让旁人帮忙!咏春的诗够多了,你且吟一首春愁。”
杨慕开始庆幸,亏得自己从小喜欢诗词歌赋,那些写情写景,写花写草,爱恨离愁,意气风发,各种风格的,几乎都是信手拈来,于是正色,向夫子深鞠一鞠躬道,“那学生就献丑了。”
吕密盯着杨慕的一举一动,是了,今天起京城又要出现一位风华绝代的书生,那就是杨慕。
杨慕双手交握,挺直腰杆,满脸忧愁。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题外话------
关于年龄
[1]
舞勺之年
指男孩子13—15岁期间。《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
志学之年
指男子15岁。《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