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会上,李世民是大发雷霆。
朕不明白,为什么三万大军面对一群如同野人一般的异族也能败的如此彻底!
李世民的怒吼声传出了显德殿,在每个大臣的耳边回荡着。
是朕没有给足军饷,还是这三万大军没有盔甲武器?
谁能给朕一个答复,这里面究竟是发生了什么?李靖,你是兵部尚书,你来说!
李靖脸上一阵难色:这个时候让自己出来,这不是让自己背锅吗?
臣……不在前线,对此也不敢下判断。
见着李世民变了脸色,李靖连忙说道:请陛下派臣出征,臣敢立军令状,三月内必将叛乱平息。
李世民皱着眉头想了想,摆摆手:这事也的确怪不得你,罢了。你这身子骨还是在长安待着吧,不要四处奔波了。
就这样,原本在历史上还能远征大漠,擒得颉利可汗的李靖就失去了领兵出征的机会。
秦王,你就辛苦一下,跑一趟吧。
李世民直接点了李文武的将,李文武心中大喜过望,出班道:是,臣遵旨。
朕封你为河东、河北道行军大总管,两道内的地方军政由你全权负责。
臣领旨。
你打算带多少人前去平叛?
臣打算只带一万轻骑以及一万秦王府卫士即可。
你连强骑也不带吗?
是的,臣这次不打算带强骑一起出征。臣以为,奚和契丹叛军大多盘踞于深山老林之中,强骑这样的重甲骑兵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嗯,你说的也有道理,朕准了。
臣请陛下,将郑国公魏征派给臣,做臣的行军司马。此外还有潞国公侯君集,长平郡公张亮辅佐臣。
准!
……
不一日,三万大军浩浩荡荡出征,在城门处,一个相貌普通的中年人看着长长的行军队伍,嘴里念念有词。
等了大半日大军行过以后,他才匆匆的回到长
(本章未完,请翻页)
安,来到了一座府邸之中。
这座府邸正是博陵崔氏现在的聚集会议之所,而主持日常事务的人也换了,不再是礼部侍郎崔同建,换成了从博陵郡来的博陵崔氏的长房长孙,崔庆元。
大公子,李文武大军已经离开长安了。
中年人来到了崔庆元的面前禀报道:老奴看的清楚,确实只有一万轻骑以及一万步军。没有那种强骑。
崔庆元是被崔家家主派来接替崔同建的——因为粮价的事,崔家在长安的产业几乎已经是赔的一干二净。
甚至还有放高利贷的债主堵着崔同建的大门讨债,在长安城中被当成了笑话一样看待。
崔家自然不会允许自家的数百年名声毁于一旦,即刻让崔同建告老还乡,然后派出了族中年轻一代的佼佼者崔庆元前来长安。
这崔庆元从小就天资聪颖,极得崔家家主的喜爱,这次派他来长安也是为了让崔庆元多加历练,以后好继承博陵崔氏。
这崔庆元长的人高马大,面色阴鹫,听了中年人的话沉思半晌才挥挥手让他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