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太守率领数十万魏军携胜利之势来到漳河水府之时,只见这座存在近乎万年的水府早已经人去楼空,只留给魏军一池秋水,几丝萧瑟。
留守漳河水府的一些虾兵蟹将在魏军来后立刻跪地求饶,说出一个令人又惊又喜又愁的情报。
原来,在得知无忧河水府和淯水河府先后失败之后,篪柳知道大势已去,死守漳河水府无非就是晚败亡几天而已。
于是,篪柳将整个漳河水族连同财产尽数打包,然后沿着黄河水道通往东海去了……
篪柳离开之后,沐科多扶持外甥穆格尔做了漳河水族族长之位,并留下数十万水族兵马和元帅、大将若干,拱卫穆格尔的地位。
同日,高太守向朝廷上书请罪,将本战的始末尽数陈列。
很快,朝廷旨意下达河北冀州。
高琼功过相抵,留守邺城临漳府,依旧担任邺城太守,冀州司马一职,防止妖魔水军卷土重来。
此外,朝廷调中书省侍郎陈桢为河北冀州刺史,以此来敲打功过相抵、停职留用的某人。
最后,大魏皇帝敕封濋水河伯正神穆格尔为漳水河伯正神,准许其正漳河及其支流两岸享受民间香火。
除了这些广为人知的内容之外,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小小人事调动。
原万胜骁骑卫指挥使赵虎,因护卫太庙有功,特令进京述职,调入大魏镇魔司洛阳总司听用。
原万胜骁骑卫代指挥使赵坤,因
(本章未完,请翻页)
平定漳河水族一役立有大功,特封万胜骁骑卫指挥使,世袭兰陵县伯。
原万胜骁骑卫指挥使同知,徐闻、袁武二人另有调用,颜渊、文锦升为万胜骁骑卫指挥使同知。
就这样,赵虎离开了河北,将自己一手打造出来的万胜骁骑卫交托给族叔赵坤代管,他本人孤身一人微服出行,渡过黄河,一路向南奔赴大魏帝都洛阳府 !
……
就在这一年的年底,大魏朝堂上有御史刘赫在殿前参奏。
刘御史称,江南东道刺史孙历勾结妖魔,佣兵自重,妄图谋逆……
并列陈孙历诸多不法事,可谓罪恶滔天,罄竹难书。
隆德皇帝闻奏之后勃然大怒,下旨逮捕孙历,着即押送回京,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会审。
孙历得知事败,竟然拒不受命,杀害钦差大臣,挟持江东世家大族,割据东南,起兵造反!
一石激起千重浪!
孙历久镇东南,历任江南数州高官,门生故吏遍布南方各州郡,此番造反,可谓蓄谋已久。
他一声令下,江南各地盗匪四起,狼烟遍地。
江南地区承平日久,武备荒驰,各地守军无力镇压叛乱。
到了来年二月,江南东道全境皆反,江南西道、江北道、闵海道各地从逆者多不胜数。
东南地区沿海五州竟然从逆大半,只有岭南东道全州戒严,迅速扑灭了境内的烽火。
岭东九府巡查使、一等金枪总捕左连仲南征北战,功勋卓著,连升三级。
晋升为三等金剑玄捕校尉,领梅山郡尉职务。
次年三月初八,孙历于金陵府僭越称王,国号为吴,改年号为威武。
与此同时,大魏朝廷紧急征调各地兵马,决定兵分八路,拉开了全面围剿叛臣孙历的序幕。
岭南这边,以大魏镇魔司洛阳总司的老将军,四等金刀神捕将军陈麟为岭南行营大总管。
自此,陈麟将军执掌岭南东西两道州兵马事,他在岭东集结重兵,合计二十万大军,计划从南路征讨闽海道叛军。
很快,岭南行营大总管陈麟突然秘密下令——
命原梅山郡尉左连仲加梅山校尉衔,兼任兼梅山卫总指挥使,执掌梅山四卫兵马武事。
梅山四卫共计一万五千人,左连仲上任之后,立刻坐镇梅山关,筹备进军闽海道事宜。
陈麟早年曾任广云府镇魔司总司使,左连仲是他昔日的旧部。
这一次陈麟从帝都洛阳南下,走马上任之后,立即执掌了岭南东西二州军权,第一时间就提拔了左连仲起来。
这时候,刚刚打完漳河决战后入京述职没两天的赵虎,又被征调为陈麟的随从官,到了岭南之后又被调到左连仲麾下,领梅山左卫指挥使。
三月底,赵虎率领麾下梅山左卫三千兵马进入闽海道境内。
闽海道位于东海和南海交界处,地形狭长,西北地区是高不可攀的武陵山脉,真正的核心腹地只有临海的一条狭长走廊。
闽海道的主要郡府都分部在这条走廊上,从北到南依次为北灵郡,彰德郡,临泉郡,金夏郡,富元府,归化郡,以及最南端的林渊郡和龙光郡。
赵虎的梅山左卫为主力先锋,任务是强先一步下手,收复右边靠海的龙光郡南部的瓯山关。
其实梅山四卫是地方守卫军,整体实力不强。
而且左连仲执掌梅山四卫还不到一个月,只来得及简单的整军备战。
左连仲十分看重赵虎,知道对方少年成名,根底深厚,曾任万胜骁骑卫指挥使一职,背后又有高云帆等大佬支持,日后迟早飞黄腾达,不可以常人待之。
所以不但对赵虎推心置腹,并委以重任,视为嫡系。
甚至他还将梅山四卫中原本就不多的精锐士卒,大半调到梅山左卫,加强赵虎的实力。
左连仲本人留在梅山关,进一步整军训练,统筹武器装备和粮草后勤。
他派出赵虎率领梅山左卫先行一步,攻取龙光郡,意图震慑叛军。
别看左连仲铁面无私的名声在外,但是真正打仗的时候,还是第一时间加强嫡系的实力。
……
(本章完)